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西晋虽最终一统江山,为何后期却叛乱频出?

西晋虽最终一统江山,为何后期却叛乱频出?

时间:2022-05-31 15:51:33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引发了五胡乱华的危机?八王之乱跟他有关系么,今天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一、辽东遗祸与五胡乱华。

  司马懿这个大兄弟不地道,他抢了曹家的江山也就算了,在平定辽东的时候,也做了一些惨绝人寰的坏事儿,比如说屠城。

  魏明帝还在的时候,辽东公孙渊造反,司马懿这哥们带着一票骑兵冲杀到辽东,把公孙渊摁在地方摩擦了一阵子,成功平定了辽东的叛乱。

  雨霁,起土山、脩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将军杨祚等降。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长数十丈,从首山东北坠襄平城东南。壬午,渊众溃,与其子脩将数百骑突围东南走,大兵急击之,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三国志》

  公孙渊被除掉了也就算了吧,这事儿在司马懿这里远远还没有结束。他吩咐手下人,把辽东大小官员以及公孙渊的全部家属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这个仇恨就已经燃烧到了制高点了,这还不够,司马懿觉得辽东这地方比雍凉还要苦寒,来一趟着实不易。所以他不想再来了,于是又下了一道命令,把辽东15岁以上的男人全部诛杀,剩下的就只有娃娃了。

  这么一来偌大的辽东,可就没人管了。除了妇女老人就是娃娃,谁能守得住这片土地呢?由于天气太寒冷,司马懿也没多做考虑,直接带着兵马回洛阳了。

  那么辽东是不是空下来了?空下来的辽东,在司马懿眼里是块废地,可是在更北方的胡人眼里,那可是阳春三月的江南,暖和着呐!

  胡人们立刻发现了这个宝贝地方,这么暖和的地方中原王朝居然不要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北方胡人就南下了。

  这么一来胡人占据了辽东地区,随时都在等着机会南下。恰好西晋王朝建立50年左右,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胡人趁着这个机会南下,五胡乱华就这么开始了。

  由此可见,当年司马懿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五胡乱华做铺垫的。如果辽东派重兵防守的话,说不定西晋不会灭亡那么快。

  二、司马懿和八王之乱没有本质关联。

  八王之乱指的是西晋时期,司马家族的八位王爷,为了夺取最高权力,各自发动的内部战争,都不是什么正义之战,没有一个是最后的赢家。这件事和司马懿有关?这就是胡扯了,那个时候司马懿已经死了几十年了,怎么也轮不到他来背锅。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后,夺取了曹魏的政权。此后政权移交给了俩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师得病死了以后,司马昭军政大权一把抓,晋封为晋王,加九锡。此后司马昭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司马炎,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炎前期也算是明君,殚精竭虑之下,居然灭了东吴一统江山。

  到这儿为止,司马家也算是为大一统做了不小的贡献,而且没犯什么大错。可问题就出在了司马炎接班人的身上。

  司马炎的接班人太子司马衷是个智障者,但是他又是长子,司马炎以为给司马昭找一个聪明的媳妇儿贾南风,就能顺利平稳地让儿子接班了。

  结果问题来了,贾南风独揽朝政,司马家的各路王爷们都看不下去了。没几年功夫,这些王爷都纷纷开始争权夺利。

  光熙元年春正月戊子朔,日有蚀之。帝在长安。河间王颙闻刘乔破,大惧,遂杀张方,请和于东海王越,越不听。宋胄等破颖将楼裒,进逼洛阳,颖奔长安。甲子,越遣其将祁弘、宋胄、司马纂等迎帝。三月,东莱惤令刘柏根反,自称惤公,袭临淄,高密王简奔聊城。王浚遣将讨柏根,斩之。夏四月己巳,东海王越屯于温。---《晋书》

  贾南风被杀了不说,司马衷也在短短数年内,沦落在各路王爷手里,成为了傀儡。由此可见,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糊涂虫司马炎。明知道儿子是个智障者,为什么偏偏还要选他来做继承人?明知道贾南风残暴凶狠,为什么还要让她来辅佐自己的儿子?这事儿跟司马懿可没有半毛钱关系。

本文标签: 晋朝司马炎
版权声明:

《西晋虽最终一统江山,为何后期却叛乱频出?》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641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