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从四场战役中揭秘韩信究竟有多厉害,无愧“兵仙”的美誉

从四场战役中揭秘韩信究竟有多厉害,无愧“兵仙”的美誉

时间:2022-05-28 15:42:21

  韩信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那么关于他韩信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66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韩信是楚汉时期的名将,最初效力于项氏,由于许久都没能得到项梁项羽等人的赏识,转而投靠了刘邦。他到刘邦帐下后,先是通过萧何的荐举,成为了汉国的大将军,在汉中为刘邦制定了类似《隆中对》的战略总规划。

  随后韩信带着三万残兵败旅,接连帮助刘邦打下了魏国、代国、赵国、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扭转了楚汉时期楚强汉弱的形势。可以说若没有韩信的辅佐,刘邦根本不可能打败项羽,更不可能君临天下,而刘邦的江山,有一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

  前面说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大家只知韩信功高劳苦、功勋卓著,对他也只有一个“兵仙”的刻板印象。

  他究竟有多厉害?

  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答不出。只有看完了韩信打的四场战役,才知道他为何无愧“兵仙”的美誉。

  第一场战役:安邑之战

  这一战是韩信军事生涯的起点,彭城之败过后,最初与刘邦结盟共同对付项羽的诸侯,都识相地与刘邦断绝了盟约,转而投靠项羽去了。其中就有最贴近汉国的魏国,魏王豹假称亲人生病,刘邦准许他回家探亲,魏豹刚回到魏国,就令人堵住了黄河的渡口,宣布与刘邦决裂。

  于是刘邦派韩信带着三万人的军队去攻打魏国,三万人说少不少说多不多,但想凭这点兵力拿下魏国,实在是有点吃力。魏国不弱,且有黄河天险为屏障,在临晋渡口已设下重兵防御,汉军连黄河都过不去,如何拿下魏国呢?

  韩信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先是令大军在临晋与对岸的魏军遥河相望,大张旗鼓地砍树造船,让魏军以为汉军准备强渡黄河。另一边,韩信令奇兵在夏阳用木桶过了河,由于魏军的注意力被临晋的汉军吸引,没有发现有汉军已渡过黄河。过了不多久,韩信就带着一支军队打到了魏国国都安邑,魏王豹听到消息后立刻率领军队驰援。汉军以逸待劳,惊慌失措的魏军与汉军交战后大败,魏王豹也被俘虏。

  韩信略施小计,就搞定了魏王豹的大军。

  第二场战役:井陉之战

  随后,韩信又拿下了小国代国,又带着军队兵临赵国。

  赵国也有天险的保护,想进攻赵国,就得先通过狭窄到两辆马车无法并行通过的井陉口。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峡,赵军早早地就在另一边等着韩信。

  最怕的是汉军刚过去一半,赵军就全军出击,过去的汉军以少敌多必定全军覆没,没过去的也只能怏怏地退回来。

  韩信先派两千骑兵埋伏在山中,又利用了赵将陈余想追求大胜利的心理,先派一万人的小部队过去了,陈余为了不打草惊蛇果真没有攻击他们。

  然后韩信才让主力过去,扛着大将旗帜的汉军旗帜手刚过了山峡,陈余就知道这次来的韩信的主力,令军队全军出击。

  韩信知道,自己无论无何都打不过陈余,因为陈余不会放太多汉兵过井陉口。所以他让先过去的一万人过去后就马上背着河水列阵,最初赵军见汉军背水列阵还哄然大笑,以为韩信不懂兵法。

  谁知韩信就没想过用这一万人打败赵军,他只需要保证这些人为了活命不溃散就行了。

  韩信的主力刚被赵军攻击,就马上假装战败逃向了水边列阵的部队,赵军见状倾巢而出攻击水边军,因为汉军背后就是河,无路可退,所以都奋死作战,战场陷入焦灼。

  这时韩信预先埋伏好的两千骑兵趁着赵军大营没人,占领了大营,把营寨上的赵国旗帜都换成了汉国赤帜。

  赵军无法打败背水一战的汉军,就暂时撤了回来,将士们一看后方大营,顿时就慌了:“大营已经被占领?赵王和陈余必定已经被俘虏,我们已失去主将,必定要战败,现在逃命还来得及!”

  于是赵军当即就溃败了,韩信令汉军全军出击,在乱军中抓住了赵王和陈余。主心骨没了,赵军彻底放弃抵抗,赵国也投降了。

  第三场战役:濰水之战

  韩信的下一站是齐国,他最初很快就把齐军打散了,项羽听说后,派且带着20万大军来救援齐国。

  两军在濰水附近相遇,汉军和齐军中间就隔着这条叫濰水的河。

  韩信最初与龙且一起在项羽手下做事,龙且一向看不起他,所以韩信这次就要利用龙且轻视自己的心理。

  他率先令汉军一股小部队渡河与楚军交战,汉军没打几回合,就假装战败逃回了河这边。

  龙且见状大笑:“这个从屠夫胯下钻过的懦夫,带出来的兵也这么懦弱!”就身先士卒带着楚军渡河攻击汉军,龙且过了河时,楚军只有小部分人跟了上来,大部队还在河那边。

  一切都在韩信的掌控之中,他立刻令人攻击那支小股楚军,楚军人少当然不敌,龙且直接被俘虏。

  河那边的楚军大部队见主将没了,顿时惊慌失措,就争相恐后地逃跑了。

  就这样,韩信把20万久经沙场的楚军主力,变成了二十万个逃回了老家的逃兵。

  第四场战役:垓下之围

  高帝五年,项羽已经失败了,他和他的主力被刘邦几十万人包围在了垓下。

  韩信负责指挥所有汉军,要按照一般的统帅的做法,必定要强攻楚军,双方来个两败俱伤,反正楚军必败,结果总是胜利的。

  韩信这个时候还要耍计谋,汉军内有很多楚国人,他令楚国人主唱,其他国家的人辅助着唱,一齐唱起了楚国民间的歌谣。

  项羽在包围圈里听到了四面的楚歌,心里顿时就慌了:“我被包围这几个月,楚国已经被全境占领了吗?为何汉军里有这么多楚国人?事到如今我还抵抗个啥!”

  楚军将士听了歌,思乡心切,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心里的想法和项羽差不多。

  到了这种时候,项羽已经无法鼓励楚军继续作战了,他若还要坚持抵抗,搞不好楚军要哗变。

  于是项羽就带着800个骑兵突围了,逃到最后,身边就只剩了二十几人。

  汉军就派人去追,项羽逃到乌江后彻底绝望,就自杀了。

  本来汉军要与10万楚军作战,韩信略施小计,就让项羽放弃了大军,汉军只打败了项羽身边二十几个骑兵,就赢得了战斗,俘虏了10万楚军。

  结语

  从这四场战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韩信赢了那么多场仗,却从来没打过硬仗,他没多少损失,他的部队也没杀死多少敌人。

  因为韩信的用兵策略就是攻心,他不追求在正面战场上将敌人击溃,他追求的是击溃敌人的心理防线,让敌人丧失战意然后放弃抵抗,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损失,谋得最大的战果。

  《孙子兵法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致上讲,韩信手下的兵不是用来与敌人打硬仗的,而是协助他虚张声势或是击溃敌军心理的。韩信带兵,后排的兵还没见到敌人,敌人就已经逃了;敌方的兵在伤亡比上还没吃到亏,就已经溃败了,这就是韩信用兵出神入化的体现。

  韩信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真正领悟到了兵法的秘要。

本文标签: 韩信西汉
版权声明:

《从四场战役中揭秘韩信究竟有多厉害,无愧“兵仙”的美誉》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557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