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

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

时间:2022-05-24 16:01:08

  你真的了解XXX牧野之战吗?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商纣王17万大军被周武王的5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商纣王最后引火自焚而死。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历朝历代儒家文化的渲染,牧野之战成了武王伐纣的正义之战,以有道之君伐无道之君,周武王万古留芳,而商纣王却遗臭万年。

  事实也并非如此,历史的真相经过一代代史学家的演绎,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了。

  都说纣王无道,无非是说他穷兵黩武,攻打东南夷,嗜杀成性,好战斗狠,而且大兴土木,沉迷于酒色,没有仁德加于百姓。

  都说武王有道,无非说他施行仁政,与周边夷族和谐共处,在他的治理下,国力强盛,百姓拥戴。

  有道与无道仅一字之差,相互转变也仅在一念之间。

  史料 《逸周书.世俘》中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 ,他所率领的伐纣联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屠杀,杀死商人达18万人之多,在那个人口稀少的冷兵器年代,可以说令人发指。

  而且他还放任周人在商人的土地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在武王名下就被猎杀了1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仅佩玉就达到18万块。

  难道这就是武王的仁德吗?

  这还得回归到中国这句老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你成为了王者,那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便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也能被轻描淡写地略过,有时候,历史便是如此地无情。

  假如牧野之战的王者是商纣王,我想,那便是另一番说辞了。

  牧野之战,商纣王17万大军为何输给了仅有5万联军的周武王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世人3000多年,其实一直没有定论。

  有的人认为是武王的车战军团摧垮了殷纣大军,这一说法史料有记载,但并不靠谱,在冷兵器时代,武器的改良只能成为小小的外力而已。当然,在现代战争年代,可另当别论。

  有的人认为是武王有道,纣王无道,虽然民心所向很重要,但是还是比较虚,光凭道义就能打赢一场战争吗?

  还有的人认为商纣王军队虽号称17万,但是大多是临时强征的奴隶和平民,战斗力远逊于训练有素的周人军队,但是纣王的嫡系军团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否则也不可能威慑东南各夷。

  其实武王能够力挫商纣王,靠得是3代经营,是周人经营上百年的结果,牧野之战只是最后的决战而已。

  孔子曾言:“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意思是说到了周文王时期,天下若有三分,周文王就已占二分,但是仍然殷勤地侍奉商纣王,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可见当时周人的实力是多么地强大。

  三分天下,周文王已占其二的说法,并不是空口无凭。因为早在牧野之战前,历经周人三代努力(周太王姬亶、周王季姬历、周文王姬昌),到了周文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对殷商的三面包围圈。

  你甚至可以说,牧野之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也不为过。

  北面战线,是经关中北道,进入陕西中北部,渡黄河、经吕梁山,进入晋中。进入晋中,北可经娘子关北上,进入燕山周边区域,南可下中条山,进入河南中部,东可出太行山,进入齐鲁大地。

  南面战线,是自蓝田、经武关、越秦岭,进入河南南阳地区,北上洛阳,南下随枣,东出淮河一线。

  东面战线,周人的势力已经进入洛阳盆地,这为后来的孟津会盟提供了基础,已经可以对郑州、安阳的商国腹心地区采取有效的打击。

  三线的共同出击,在战略上基本上完成了对商人腹心地区的一个三面包围圈。

  面对如此有利态势,文王姬昌想灭商纣,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为何心甘情愿被商纣王囚禁,受尽凌辱呢?

  这便是文王的高明之处,就算纣王再无道,再昏庸,也不能落下不忠不义的谋反之罪,无非是想绝众人之口,为日后儿子武王伐纣找到一个借口罢了。

  我只能说政治家的胸怀,常人是无法理解的。

  牧野之战,武王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奠定800年基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实力说明了一切。

本文标签: 牧野之战
版权声明:

《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414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