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诸葛恪是东吴的权臣,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诸葛恪是东吴的权臣,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时间:2022-06-05 16:04:13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少年成名,“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孙权第一次见到诸葛恪时,就称赞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由于诸葛恪反应快、善言辞,孙权对他很看重,因此有意在政治、军事方面培养他。到了孙权晚年,昔日东吴的元勋老臣早已相继过世,而太子孙亮年纪尚幼,“朝臣咸皆注意于恪”。

  孙权病重后,征召诸葛恪入朝,“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孙权临死前,在病榻前托孤给诸葛恪,“吾疾困矣,恐不复相见,诸事一以相委。”诸葛恪虽然成为东吴的权臣,但地位很不稳固。托孤后的第二天孙权病死,同是托孤大臣的中书令孙弘就想干掉诸葛恪,“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不过没有成功。

  原来诸葛恪长期在地方任职,朝中情况复杂,而他又没有陆逊那样的功绩,权力的基础很不稳固。诸葛恪心里清楚,他在给弟弟诸葛融的信中写道:“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惧忝丞相辅汉之效;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且民恶其上,动见瞻观,何时易哉?今以顽钝之姿,处保傅之位,艰多智寡,任重谋浅,谁为唇齿?”

  诸葛恪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废除孙权时期的苛政。诸葛恪“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这些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第二,迁都武昌。当时东吴的都城在建业,是东吴皇室以及江东士族的大本营,诸葛恪想通过迁都摆脱这些集团的束缚,但是却没有成功,反而激化了与他们的矛盾。第三,兴兵北伐。当年陆逊就是通过夷陵之战,树立自己在东吴的声望,诸葛恪也想通过军事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巩固权力基础。252年,诸葛恪派人侵入曹魏领土,在东兴筑城,挑起战争。曹魏权臣司马师大怒,派司马昭领兵七万攻打东兴。诸葛恪亲率四万军队迎战,结果在东兴之战中大获全胜,杀死魏军上万人。

  诸葛恪被加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荆扬二州牧、丞相、阳都侯,此时他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按理说应该见好就收。可是诸葛恪大概和二叔诸葛亮一样,也有一颗北伐的心,他在东兴之战后,认为魏军不堪一击,于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结果这一战惨败,“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

  班师回朝后,诸葛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反而更加独断专行,将那些在自己出征后被任命的官员一律罢免,“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诸葛恪居然还整顿军队,打算继续北伐,攻打徐州。在这个时候,东吴的宗室集团动手了,在吴主的许可下,孙峻发动政变,杀死了诸葛恪,并诛杀了他的三族。

本文标签: 三国诸葛恪
版权声明:

《诸葛恪是东吴的权臣,他最后的下场如何?》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73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