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乡村野史 > 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姐弟恋故事,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姐弟恋故事,最后结局令人唏嘘

时间:2022-05-28 15:50:2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66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薛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姐弟恋,放在当下是很流行的。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也不乏先例。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朝代,女子不仅可以出头露面,公开参加社会活动,有的还可以参政议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则天,居然可以当上皇帝。还有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都是参政议政的女中豪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诗歌的朝代,诗人的数量,以及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些诗人当中,不乏出类拔萃的女诗人。比如被后人广为称颂的“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女诗人薛涛的“姐弟恋”故事。

 在唐代众多女诗人当中,留下遗迹最多的是薛涛,当然留下趣闻轶事最多的也是薛涛。薛涛,长安人,能歌善舞,善写诗词,曾经自创用深红色的小信笺纸写诗,人称“薛涛笺”。薛涛打小就长得花容月貌,而且聪明伶俐,八岁就能写诗。父亲去世后,四处飘零,十六岁来到蜀地,入乐籍。韦皋坐镇蜀地时,薛涛经常出入他的府邸。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

 有一年,诗人元稹以御史的身份来到蜀地。他在长安时就对薛涛的才气和容貌有所耳闻,今日来到蜀地,就想见一见这位绝色的才女佳人。经过司空严绶的牵线,二人得以相见,顿觉相见恨晚。一位是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一位是才华横溢的交际花。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认识没几天就开始过起了同居的生活。这一年,元稹三十岁,而薛涛四十一岁,整整大元稹十一岁,是典型的姐弟恋。

 薛涛爱上元稹,一是元稹外表长得好,玉树临风,翩翩美男子。二是元稹当时的知名度非常高,共同的爱好,容易产生共同的语言,所以薛涛很快就坠入爱河。既然同是诗人,互相表白就不会同平常的情侣那样,整天腻腻歪歪地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上。自古以来,诗词都是表达爱意的最好的语言。于是薛涛就给元稹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爱情诗《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你我二人就像池塘旁柳树上的两只鸟儿,早晨起来一起出去觅食,晚上又一起飞回柳树,双宿双飞。两人就像长在一个荷叶上的两只并蒂莲。这是薛涛,对他们俩那段甜蜜而浪漫的爱情的真实写照。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薛涛是把自己的人,连同自己的心,都给了元稹。用情至深,从这首诗可见一斑。

 元稹对薛涛也是一往情深,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元稹亲自给薛涛铺纸研磨,薛涛提笔赋诗作画,笔走蛇,才气逼人,元稹每每被薛涛的才华所惊叹。两人琴瑟和谐,彼此仰慕。元稹也曾经为薛涛赋诗一首,《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柔滑细腻的锦江水,风景秀美的峨眉山,变幻出像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绝色才女。你们言语巧妙堪比鹦鹉的舌头,文章写得锦绣华丽,就像凤凰的羽毛。擅长舞文弄墨的才子们,读到你们写的文章,纷纷放下手中的笔,自愧不如。你我分别后远隔千山万水,我对你的思念就像庭院中盛开的菖蒲花,和天上漂浮的白云。

 这首诗,元稹用华丽的辞藻,盛赞了薛涛才貌和诗词文章。表达了自己的崇拜之意,以及对薛涛的爱恋之情。这首诗后来成为才子佳人们,表达爱意,互相馈赠的得意之作。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两人如胶似漆地相处了三个月,元稹奉旨回京,两人不得不洒泪分离。时间不长,元稹被贬洛阳,随后又被贬到江陵。

 在这段时间,元稹可以说是人生最不顺心的时刻。妻子韦氏病故,自己纳了一房小妾,不久也病故了。薛涛听说后,义无反顾地从成都到江陵去会晤元稹。本想安抚一下元稹受伤的心灵,两人走到一起过日子。可是不知道元稹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是薛涛在江陵短暂逗留了几天,就失落地回成都去了。至于为啥走的,临走时元稹又给薛涛怎样的承诺,就不得而知了。

 薛涛在成都望眼欲穿地等候着元稹的消息,怎奈“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薛涛整天掐着指头算日子,就这样等了七年,两千多个日夜呀!等来的却是元稹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与士族之女裴淑结婚的消息。也许元稹压根就没有娶薛涛的想法,只是把她当做自己寂寞时的一位红颜知己来看待。而痴情的薛涛,却把自己的身心,都毫无保留地给了元稹。期望多大,失望就多大。从此以后两人终成陌路。本来是大家看好的一对“姐弟恋”,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你对元稹和薛涛的这段“姐弟恋”,如何评价?是责怪元稹薄情,还是感叹薛涛的苦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本文标签: 薛涛唐朝
版权声明:

《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姐弟恋故事,最后结局令人唏嘘》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74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