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古代太监乱政弄权,为什么皇帝还是要选择太监来伺候?

古代太监乱政弄权,为什么皇帝还是要选择太监来伺候?

时间:2022-05-26 16:40:53

 古代太监乱政弄权,为什么皇帝还是要选择太监来伺候?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太监干政的事情层出不穷,他们架空皇权,甚至弑杀皇帝,成为威胁皇权的重要因素。那么,皇帝为何依然会选择相信太监,要太监伺候,而不选择年轻貌美的宫女伺候呢?

 (影视中的皇帝和太监)

 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七点原因。

 一、太监没有年龄限制。

 试想,皇帝身边的人自然要懂得皇帝的脾气、爱好等,所以太监追随皇帝的时间不受限,年轻年长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对皇帝忠心,并且了解皇帝的脾气和爱好,这样才能把皇帝侍奉得舒舒服服。

 如果是宫女,首先年纪就有问题,年轻貌美放在身边固然好看,可是好不容易摸清了皇帝的脾气,宫女也已经被岁月摧残到人老珠黄,那时候就不适合留在宫里了,需要把年老的宫女打发出去,再调一个年轻貌美的宫女到皇帝身边。这样一来,肯定不合适。

 二、太监更能帮助皇帝分忧。

 能做皇帝的贴身太监,往往能力都很强,人也很聪明。皇帝每天日理万机,下了朝,还要批阅大量奏折。这时候,太监不仅要照顾他的起居饮食,还要帮他分担政务,甚至代为批红。

 有时候,皇帝向官员下谕旨,往往需要贴身太监亲自出宫,去官员家宣读谕旨。

 但是,宫女就不能这样做。一方面不合礼法,另一方面,也怕宫女一来二去和官员私通。

 要知道,后宫里,不仅皇后嫔妃们是皇帝的女人,就连那些宫女们的归属权也属于皇帝。

 万一发生了丑事,那么皇帝的颜面该怎么放呢?

 (宣读谕旨,图取其意)

 三、值夜班。

 皇帝在书房批阅奏折往往要到深夜。这个时候,太监负责泡茶、递物……但不能干扰皇帝批奏折。

 皇帝就寝后,太监还要在寝宫外值夜班,仔细听着皇帝睡觉安不安稳。

 试想,换个漂亮宫女在旁边,一会儿泡茶,一会儿递东西,这妥妥是红袖添香。待皇帝睡下后,宫女还在门外坐着值班,这个样子皇帝想敛神批折子或睡觉,也静不下心了。何况宫女的身体本就比男性弱,又怎么熬得住呢?

 四、力气使然。

 侍奉皇帝,难免遇上一些重活,比如抬轿子等,换成宫女,在体力上肯定跟不上。只有作为男性的太监,能轻松搞定。

 五、保证血统纯正。

 皇帝后宫中的嫔妃众多,但她们想见皇帝,都得等皇帝召见。

 假若放个漂亮宫女在皇帝身边,朝夕相处,谁能保证她会不会勾引皇帝,借机上位呢?所以,为了保证血统纯正,也不会让宫女随便接近皇帝。

 (魏忠贤剧照)

 六、太监没有子嗣。

 正是由于太监没有子嗣,皇帝才敢让他们帮助处理政务。

 虽说明朝时期如刘瑾、魏忠贤等太监权势熏天,但他们由于没有子嗣,所以他们只是弄权,却并不推翻皇帝。

 而皇帝或是想利用太监来平衡大臣,或是根本就没打算上朝议事,所以一应事儿,在皇帝的应允下,太监往完成得很出色。

 七、怕担好色之名。

 身边如果总是跟着个小宫女,万一有点什么被传出去,皇帝往往会被人诟病,说他好色。但跟着个太监就不一样了。

 正是这种种的原因,皇帝从来没想过要撤换照料他生活起居的太监。

 可见,太监和宫女这两份职务,功能是不一样的,皇帝更愿意放太监在身边。

 

本文标签: 秦朝赵高
版权声明:

《古代太监乱政弄权,为什么皇帝还是要选择太监来伺候?》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99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