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周仓受赵云三枪竟然还能负伤逃跑?赵云为什么手下留情?

周仓受赵云三枪竟然还能负伤逃跑?赵云为什么手下留情?

时间:2022-05-21 10:23:36

 周仓赵云三枪竟然还能负伤逃跑?赵云为什么手下留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赵云虽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这与刘备的各种考虑和赵云的为人有关,赵云的实力却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一次战斗中,赵云竟然对周仓,三枪都没能刺死他,甚至还让周仓负伤逃跑,去找关羽求助,难道说周仓比赵云还要厉害吗?还是说赵云有其他的打算,周仓是个什么样的人,赵云为何要如此呢?

 依据演义中“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等二十四员名将的排名,可知常山赵子是仅次于吕布的猛将,一般十回合内结束战斗。然而有一次战斗,赵云刺中周仓三枪,周仓还能负伤逃走,向关羽求救,依据演义分析,有下列四个原因。

 其一,赵云能治一服,不治一死。赵云勇猛不亚于吕布,刚出世就和闻名天下的河北上将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此后,赵云之勇一发不可收拾,像曲义、裴元绍张武吕旷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刑道荣、慕容烈、朱然、韩瑛、韩琼、朱赞等二、三流武将,大多是被赵云三回合内斩杀的。其中周仓的同伴裴元绍,也是被赵云一枪刺死的。而和赵云交手的周仓,身中三枪,还能负伤逃走,向关羽求救。这说明赵云并没有下死手,手下留情了。

 赵云为什么手下留情呢?赵云不分青红皂白一枪刺死周仓的同伴裴元绍,这本身已经理亏,如果再将周仓刺死,于情于理说不过去。赵云在三国中属于完人,识大体,并不欺软怕硬,周仓和裴元绍并未得罪他。

 他将裴元绍刺死,是为了有个落脚之地,而周仓没必要斩杀。江湖上讲究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如果赵云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辜,得罪人太多,迟早会遭报应的。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其二,周仓善于自保,本身武功也不低。周仓曾为黄巾军的一员,经过多年征战,武艺非凡。黄巾军早已失败,属于流寇,四处奔波,能存活下来的保命本领都是很强的。此后,周仓是给关羽捧青龙偃月刀的,可见其力大如牛。

 有道是一力降十会,在冷兵器时代,只要有力气,在军中就很吃香,战场上存活率高。如关羽单刀赴会,只带了周仓为其扛刀。周仓不辱使命,和关羽配合,并没有定城下之盟,完美完成了任务。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云长未及回答,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

 其三,赵云可能得知周仓是关羽的部下,故意将其放走,进而引出关羽和刘备才。赵云在公孙瓒败亡后,四处寻找皇叔刘备,却没有一丁点消息。他在寻找刘备途中,偶遇裴元绍这伙土匪,将其一枪刺死,占领山寨。这时赵云收编了这批土匪,方便打探消息。他肯定询问这些土匪还有什么首领,发生了什么事,见过什么人。

 这些土匪已经归顺赵云,自然有问必答,不敢隐瞒。这样,赵云得知了周仓已经归顺了关羽,也就不会对周仓下死手。周仓在身中三枪的情况下,还能顺利逃走,向关羽求救。这或许是赵云故意为之,是为了引出关羽,进而找到主公刘备。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关公教取路往卧牛山来。正行间,忽见周仓数十人带伤而来。

 其四,赵云认为周仓是忠义之人,想为刘备收服人才。赵云看到周仓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对手,为了朋友裴元绍,还和自己拼命,感慨其忠义之心。公孙瓒败亡后,赵云欲投奔刘皇叔,而此时的刘备刚被曹操打回原形,要兵没兵,要人没人,是一个光杆司令。因此,刘备身边正是缺少像周仓这样既勇猛,又忠心耿耿之人。

 赵云非常欣赏周仓这种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也敬重这类人。周仓是否归顺关羽,只是赵云自己的猜测,如果还没有,那么赵云亲自收服其,将来为刘备引荐。如果将其招揽到刘备身边,就可以增强复兴汉室江山的力量。同时,周仓也是自己给未来的主公的见面礼。

 事实上,周仓确实归顺刘备,跟随关羽鞍前马后,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果赵云冲动,当时一枪刺死周仓,蜀汉也会缺少一员悍将,关羽会缺少扛刀之人。

 武力排名第二的赵云和周仓短暂的交手中,刺中三枪,都不在要害,这就说明赵云手下留情了。以上只是通过演义,推测出赵云手下留情的可能原因,或许还存在其他原因,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本文标签: 三国赵云
版权声明:

《周仓受赵云三枪竟然还能负伤逃跑?赵云为什么手下留情?》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27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