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第一位死于服药过量的皇帝,历史真相待敌是什么?

第一位死于服药过量的皇帝,历史真相待敌是什么?

时间:2022-05-18 16:04:36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成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的道理,在古代皇家也是适用的。如果说不是每位皇后都才貌俱佳,那么后宫三千佳丽中定然有花颜月貌的美女。古代就有这么一位皇帝,对于自己可以随时临幸的昭仪,也能服药过量,最终耗尽元气,让人不得不服。这位皇帝就是汉成帝刘骜,那么那位昭仪又是谁呢?她在历史上有无名气呢?

 汉成帝刘骜从汉元帝手中接棒时,西汉已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距离穷兵黩武、耗尽国力的汉武帝刘彻也有五十年左右了。西汉此时气数将近,此后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汉成帝沉迷美色,两耳不闻朝政事,一心只在后宫中。更为荒唐的是,刘骜同一天封了皇太后王政君兄弟五人为侯,把汉高祖刘邦“非功臣不得封侯”的祖训,忘得一干二净。

 话说有一天,刘骜到阳阿公主家去串门,无意间发现了一位美女。一问姓名,姓赵,名飞燕。刘骜看的动作走样、口舌干燥,随即带回宫中宠幸。这位赵飞燕还不是本文的女主角,女主角是买一送一的赵合德,也就是赵飞燕的妹妹。

 此处所说的刘骜无意间发现了美女赵飞燕,动点脑筋想想都会知道,肯定是阳阿公主特意安排的,君不见,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邂逅故事也是如此。

 赵氏姐妹花

 汉成帝原本很宠爱许皇后和班婕妤。班婕妤是写《汉书》的班固的亲姑姑 ,家风很正。一次刘骜要求班婕妤跟他共乘一车,这在古代是违反常理的。班婕妤委婉劝谏“贫妾听说,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都是请才能超众的大臣同乘的”,刘骜悻悻然接受。

 家风不是好色的刘骜所看中的。后来刘骜不光四处寻花问柳,还顺便把许皇后的妹妹收到麾下,百般恩宠。等到有了赵氏姐妹花,所有人的后宫佳丽全都靠边站了。看样子情义千金不敌胸脯四两呀(虽然后世有“环肥燕瘦”的说法,鄙人认为是该瘦的地方瘦)。

 赵飞燕

 赵飞燕不光貌美,据说可以盘中起舞,奇哉美哉!由于没能给刘骜生个一男半女,本性不端的赵飞燕寻找多子的侍郎帮忙,屡次努力,化为泡影,没有成功。估计她跟刘骜一样,也是不能生育。

 妹妹赵合德的美貌,有《资治通鉴》这样的官方认证“赵合德美艳绝世,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瑕疵”。侍从淖方成,不知是出于酸葡萄心理,还是真的对美女不感冒,大叫:“她是祸水,快把她扑灭!”此时的刘骜刚刚得到赵合德,鱼水之欢,何其美哉,恨不得亲自上去踹淖方成一脚。

 汉成帝刘骜,不光好色,还喜偷窥,尤其喜欢偷窥赵合德洗澡。时间长了,赵合德也心知肚明,于是洗澡的时候故意炫技,卖力表演,二人你来我往,情谊更深。

 赵合德不光漂亮,还聪明伶俐,你说气人不?后来居上,比姐姐赵飞燕更受宠爱。她和姐姐二人垄断后宫,加之姐姐的名声不佳,后宫无数人将她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由于出身太低,也不被太后王政君所喜。为了提前防范,赵合德给刘骜打了一计预防针:“奴家的姐姐为人刚直,怕是得罪了不少人,肯定会被言语中伤”这枕边风一吹,刘骜不知北为何物,于是再有人状告飞燕作风不端,刘骜一律油盐不进。

 到了后期,刘骜有意梅开二度,又恐力不从心,只能辅之以药。久而久之,效果不佳,只能不断加量,最终一命呜呼!时年四十有六,就在赵合德的石榴裙下交代了。

 两位以另类的方式留名青史,好不尴尬,呵呵。

 树倒猢狲散

 汉成帝被淖方成一语成谶,红颜确实祸水。如果能再活过来,刘骜不是立即杀了淖方成,就是后悔没听他的忠告。赵合德肯定不是故意害刘骜的,那是她的依靠啊,只是那一夜,你没有拒绝,那一夜,我伤害了你。太后王政君下令调查赵合德,赵合德只能自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围人日积月累的怨恨,不会让她姐妹二人有善终的。

 

本文标签: 汉成帝汉朝
版权声明:

《第一位死于服药过量的皇帝,历史真相待敌是什么?》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234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