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失街亭的马谡其实不无能,而且军事理论造诣也很高

失街亭的马谡其实不无能,而且军事理论造诣也很高

时间:2022-06-11 16:23:41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的马谡并没有获得刘备的认可,但是诸葛亮却对他非常的信任,首次见面,诸葛亮就和马谡非常的投缘,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二人更是有一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按照常理来讲,可以获得诸葛亮认可的人,刘备自然而然也会礼让三分,但这偏偏不包括马谡在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此人为何不受刘备赏识?背后有着深厚原委。

  当然了,马谡竟然能够获得诸葛亮的赏识,那么自身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过人之处,从马谡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认真仔细的钻研兵法,通过长期以往的研究和积累,马谡对兵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正是诸葛亮不擅长的一方面。虽然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基本上把诸葛亮描绘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才人,但是在实际情况上,在我国历史中的诸葛亮对率领军队征战沙场这一事情并不是很精通。然而在军事理论这一方面,马谡甚至要远远高出诸葛亮很多,因此诸葛亮在率兵打仗这一事情上,要好好向马谡学习借鉴一下。

  除此之外,马谡也有着一个非常高的情商,很会准确拿捏自己的用词,常常变着法的夸奖诸葛亮,久而久之,诸葛亮被夸的非常开心。当然了,诸葛亮头脑这般精明的一个人,自然而然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因为马谡经常讨好自己就重用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二人能够取长补短。

  对于诸葛亮来讲,马谡的身上有着许许多多值得自己挖掘的闪光点,单单只是率兵打仗这一套见解,就给诸葛亮帮了一个很大的忙,因此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的亲密,诸葛亮更是把马谡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他,是其他人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之后就在马谡临死之前,还给诸葛亮写了一封非常感人的信件。在这一封信中马谡声称,这一生能够有幸结识到诸葛亮,也就死而无憾了,实在是让人万分的感动了。

  刘备去世之前,把新任皇帝和蜀国的江山全部交给了诸葛亮,因此诸葛亮的身上有着一个非常重的担子。原本诸葛亮只是身为辅佐刘备的一个军师,后来又渐渐成为了蜀国的丞相,但是现在主公已经离世,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三军统帅。从某种的意义上来看,凭借诸葛亮现如今的能力来看,他远远不能够胜任这一个职务,因此他急需马谡在身后的鼎力支持,好让自己顺利在军队中树立起威严。

  马谡时不时就会被诸葛亮叫去谈话,二人通常情况下都会交谈整整一个晚上,不得不说诸葛亮在马谡的身上受到了一个巨大的发。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情况,诸葛亮才会在首次北伐的过程中,毫无顾忌旁人各种各样的劝阻,毅然决然把马谡认定为先锋。

  假如马谡可以好好珍惜这一个来之不易的难得机遇,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够为祖国建功立业,一举成为蜀国上下威名赫赫的人物,甚至还能够成为在诸葛亮之后第2个关键的人物。不过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马谡的性格非常的好强,无论做什么事情也有一些冒冒失失,更是把诸葛亮好心的劝阻当成了耳旁风,这才导致他街亭失守,犯下根本不可以原谅的错误。

  因为马谡一意孤行,造成蜀国损失非常严重,诸葛亮对他也是非常的失望,为了不会丢掉自己好不容易在军队中树立起的威望,诸葛亮忍痛割爱解决掉了马谡,由此可见,这是诸葛亮一生中做过最艰难的一次惩罚。马谡离世之后,诸葛亮日日夜夜,痛不欲生泪流不止,更是有亲自去到过马谡的坟墓前进行吊念,同时诸葛亮还把马谡的子女照顾的非常好。

  由此就可以看出,马谡在诸葛亮的心中占据着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把他解决掉并非是诸葛亮一心想要做的事情。假如诸葛亮违背了自己当时所立下的承诺,留住了马谡的性命,他会被蜀汉的大臣官员认为言而无信,之后还怎么在军队中立足脚跟。并且假如一直没有把马谡解决掉,诸葛亮即使没有遵循刘备的遗言,会成为一个逆臣。

  那么在刘备离世之前,究竟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遗言呢?刘备直言道,马谡这一个人好夸大其词,一定不能够委以重任。别看仅有短暂的两句话,但刘备说的在日后果然句句灵验,不可小觑。刘备从始至终都感觉马谡是蜀国一个巨大的隐患,假如没有把他及时的解决掉,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然而诸葛亮并没有遵循诸刘备的遗嘱,结果蜀国差一点走向了灭亡。

  身为蜀国的管理者,刘备需要考虑的方面自然要比诸葛亮广泛许多,在接连不断扩大版图的同时,更要维护国家的安危。本身马谡的兄长马良在军队中就掌握着一个很高的权利,假如马谡在获得重用,兄弟二人强强联手,后患无穷。

  为了防患于未然,刘备在世时只是让马谡做了一些文职,就比如说县令,太守,这样能够对他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制约作用。但是马谡的志愿很高,他并不喜欢解决蜀国这一些琐碎的事情,他更喜欢带领军队征战沙场,亲自上阵,奋勇杀敌。因此对于刘备交代给他的工作,马谡通常只是敷衍了事的解决,这才给刘备留下了一个狂妄自大,嚣张跋扈的形象。无论怎么说,马谡就这样被诸葛亮给处死了,的确有一点可惜啊,对此大家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标签: 三国马谡
版权声明:

《失街亭的马谡其实不无能,而且军事理论造诣也很高》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690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