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姜维与邓艾两人交手互有胜负,他俩到底谁更胜一筹?

姜维与邓艾两人交手互有胜负,他俩到底谁更胜一筹?

时间:2022-06-11 16:21:54

  公元257年,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关中大军东征诸葛诞。姜维得知消息后,当即借此机会攻打秦川,他出兵数万从洛谷出发,到达沈岭。由于魏国当时在长城堆积了大量粮草,再加上那里的防守薄弱,因此,邓艾与司马望都很担心姜维会趁机攻打长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当即赶往长城据守。姜维此时进军到芒水,邓艾与司马望则率军靠近水源筑寨。蜀军为了寻找战机,于是多次挑战,但邓艾与司马望依然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在第二年的三四月之间,姜维听闻诸葛诞败亡,只得引军而还。

  事实上,这并不是邓艾与姜维的第一次交手。早在两年之前,姜维借着司马师病逝之际,他就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而在这一次战事中,姜维向狄道进军,永州刺史王经受命进驻狄道,但在王经率领的军队没有等陈泰到来的时候,王经就攻打蜀军,以至于王经被姜维,因此姜维获得了洮西大捷的战绩。在此之后,邓艾就被司马昭封为安西将军,与陈泰一同抵抗蜀军,邓艾与姜维就此有了交手。不过在这一次交手中,邓艾认为要放弃狄道,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在此之后分割险要防守,观察敌人的破绽,等待敌人疲惫,然后再进军救援,但陈泰却否定了邓艾的建议,他将三路大军合在一起,随后击败姜维,就此解了狄道之围。不得不说,在姜维与邓艾两人交手中,两人算是互有胜负,邓艾曾出兵击败姜维,而姜维也曾在出狄道时,让邓艾有了错误的判断。那邓艾与姜维相比,两人谁强谁弱呢?

  邓艾与姜维两人其实还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两人都不愿意参与到朝廷的政治之中。对于邓艾来说,带兵征战才是他擅长的事情,而朝堂内政,党派之争则不是,因此他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参与到这之中来。而姜维则是因为他既不算是荆州派的人,也不是益州本土势力,更不是东洲派的人,因此,他没办法参与到朝堂之争中。但邓艾虽然不参与朝廷政治,但他的内政能力还是很强的。虽然邓艾对选贤任能的录尚书事或许不太熟,但对边疆的农业生产,那是太熟悉不过了,在这一点上,邓艾是要强过姜维。

  除了内政之外,邓艾拥有出色甚至是毒辣的地理眼光,这一点也是姜维所不可相比的。在三国后期,若论对地势的判断,邓艾可以称得上是当世第一,在后期曹魏对外的战事中,他曾识破洮城并成功抢占,识破乐嘉并成功抢占,识破附亭并成功抢占,识破武城并成功抢占,基本上,敌人还在向目的地进军时,他就把目的地抢占了,可见其能力之强。

  正因为邓艾在这方面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右,所以,后来邓艾能成功偷渡阴平也是源于此,姜维当时之所以被邓艾打得那么惨,以至于失去了政治依托,不得不到沓中屯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邓艾比姜维强了太多。在邓艾与姜维的对峙过程中,邓艾攻守并重,毫无破绽,他既能在段谷野战,在沓中围歼,也能在剑阁对峙时偷渡阴平。当时姜维在对阵郭淮和陈泰等名将时,或许能做到互有胜负,但在面对邓艾时,姜维确实是输的心服口服。

  66历史网小编认为,正因为邓艾在军事上的能力如此出众,他才能近乎凭借一己之力迅速让蜀汉覆灭,曹魏之所以可以灭蜀,可以说是因为邓艾的能力远胜姜维。

本文标签: 三国邓艾
版权声明:

《姜维与邓艾两人交手互有胜负,他俩到底谁更胜一筹?》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6883.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