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会输给刘备?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会输给刘备?

时间:2022-05-27 16:49:58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66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中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他开始退回北方。休养生息,重整兵马,以待日后决战。可见曹操统一天下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他坚信他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也是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再回到北方之后,他稳定了北方的各路兵马,将局势安定了下来。

  看着在兵马粮草各个方面都准备之后,在公元211年,他开始有了向关中进兵的军事计划。

  马超等人看到后怀疑曹操是想要收编他们的军队,马超等人率先造反,宣布独立,与曹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西凉马超在和曹操战斗的情况下,不敌曹操的军队攻击,战败之后,他又投向了刘备,于是曹操稳定了西凉地区。平定西凉之后,他并没有立即向关中的张鲁进兵,而是选择暂缓。

  就在此时,张鲁和刘璋等人时常发生冲突,两队人马摩拳擦掌,互相示威。刘璋在对付张鲁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招纳人才,最后在张松的建议之下,他将刘备吸纳进来。将刘备招进来之后,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引狼入室的举动。后来,刘备为了扩张势力便打败了刘璋,夺取了益州。益州让刘邦等人有了一个较为固定的安家场所。刘备在一周才得以休养生息,壮大自己的势力。

  曹操在此时也没有闲着,他在得知刘备攻取了益州之后,马上组织兵马,准备进攻张鲁。张鲁见曹操兵力强大。于是,他在没有抵抗曹操的情况之下,选择投降。在投降之前,刘备派人让张鲁成为他的座上客,但是张鲁宁愿成为曹操的大臣也不愿为刘备效力。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不仅在人马上得到了巨大的补充,而且得到了一批重要的领地。

  收服张鲁之后,本可以趁机进攻刘备,但曹操犹豫不决,延误了战机,他只得退回中原,临走之前还牵走了一大批张鲁所在地的平民百姓。

  曹操撤走之后,让夏侯惇镇守关中。于是,刘备起兵准备夺回关中。刘备手下的大将黄忠作战异常勇猛,在不到几个回合的打斗中,就将夏侯惇斩于马下。曹操在关中战役中大败,于是他撤回了人马,丢失了关中,关中在张鲁等人的发展之下,良田沃野千里,金银财宝丰厚,是休息的好地方。此后曹操又派人来攻打关中可是均没有成功,刘邦从此在关中站稳了脚跟。

  曹操几次起兵攻打,但都没有赢得胜利。刘备一方面占据着关中拒不出战,曹操无可奈何,只能撤走关中附近的大量百姓。百姓撤走之后有很多经济生产停滞,粮食作物的生产与供应不上,对刘备发展经济,扩充军备,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相当于曹操在临走之前,撤走了一大批的军用物资,让刘备有很多的后顾之忧,这也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深谋远虑的一面,即使当前没有成功也要制造很多麻烦,以便在后来继续攻打。

  在曹操与刘备对峙之时,还有著名的鸡肋事件,杨修因过于看穿曹操的心思而被曹操斩首,当然杨修涉及到了王权继承权的问题,这类事件只是一个引子。更重要的是在与刘邦对峙的过程中,他进也不行,退也没有退路,于是他只能选择撤兵,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

  在战争之中,很多事情瞬息万变,或许因为一个战略决策的失误就能导致一场战争的成败,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是要做到用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战场上的风云变化。

本文标签: 汉中之战曹操
版权声明: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会输给刘备?》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534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