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为何无敌的法兰西重骑兵会被英格兰长弓手打的落花流水?

为何无敌的法兰西重骑兵会被英格兰长弓手打的落花流水?

时间:2022-05-26 16:39:52

  中世纪末期,英、法两国矛盾激化爆发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可以说,这场战争实属中世纪时期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可以说,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了解这场战争的人都知道,在十四世纪这场战争爆发之初,曾纵横中世纪所向无敌的法兰西重骑兵被英格兰长弓手虐得体无完肤。

  那么,这群英国弓箭手是如何做到击垮中世纪最强武力的代表的呢?

  我们不妨先来展示一下中世纪英军的战绩:1415年的阿金库尔之战中,英军步兵九百人,长弓手五千人,对阵法国三万六千人,如此差距悬殊的对比,最终,笑到最后的却是英国人。这场战争给后人上了一课,也影响了后世战争中火力覆盖密集阵型的经典战术。

  英格兰长弓源于威尔士,后来传到英格兰,弓长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长。其实,英国长弓手的军备十分简单,仅有一把苏格兰制的圆弧弓和一把用来近战的短剑而已,并未配备其他武器,他们根本不穿防具。可以说,这群英国长弓手倘若在正面战场上被法兰西重骑冲进阵地,那么,他们必定会遭到单方面的惨烈屠杀,仅凭一把短剑近战且没有防具的他们又怎会是重甲长枪的骑兵的对手呢?

  不得不说,英国长弓手十分善于扬长避短,他们选择的战场无不是崎岖小道、丘陵坡地或是狭窄地区,骑兵根本不能在这种战场上驰骋冲锋,机动性被大幅限制。每逢作战之前,英军长弓手会优先占据有利地形,能够从容射击,然而,失去机动性的骑兵就像是活靶一般任人宰割,没等冲到英军阵前就被射成刺猬了。可以说,在百年战争中,法兰西的重装骑士们不得不面对了遮蔽蓝天的箭影,与它们呼啸而来时所发出的锐利声响。

  不同于火器时代英国枪手的“排队枪毙”阵型,中世纪英国长弓手所采用的阵型为大方阵,这种阵型能够使英军射出的箭雨大面积覆盖敌军,有效对敌军进行群体杀伤。中世纪英军所配备的箭支全部采用锐利长箭头,这种箭头贯穿性极强,能够有效射入护甲直接伤害人体,对重甲骑兵则有奇效。

  并且,英国长弓手们的备箭通常会插在身边的土壤中,这样,他们可以非常便捷的取箭射击。相传,一个合格的英国长弓手能够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射出二十支箭,也就是说,英军方阵能够在一分钟内射出二十轮箭雨,其杀伤力极为可怕。

  那么,英国弓箭手的有效射程有多远?答案是三百余米,这个距离在冷兵器时代足以令人咋舌。并且,熟练的长弓手通常会射出抛物线攻击敌人,从头顶上给予敌军毁灭性打击。除此之外,英国士兵还会在战场上提前布置好各种陷阱与拒马,当法兰西重骑兵在冲锋时往往会落入陷阱或是被拒马阻隔,加上,地形因素的不利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骑兵冲锋。

  众所周知,骑兵之所以强势完全是因为其无可比拟的机动性与冲击力,当这两个优势沦为劣势,那么,骑兵的战斗力就会被削减到极低的程度。每逢两军交战,法兰西重骑兵发起冲锋后会遭到陷阱、拒马、箭雨的重重阻碍,先锋骑兵受阻后整个骑兵阵型被堵塞,骑兵中箭则伤亡落马、马匹中箭则骑兵落马跌伤,甚至,遭到友军战马的踩踏。

  并且,位于后方的骑兵无法及时调转方向,最终,整个骑兵方阵乱做一团进退维谷。而英国长弓手自始至终不会与法兰西骑兵正面交锋,等待着法兰西士兵的只有一轮又一轮的箭雨打击。英国弓箭手们的出身大多为大不列颠岛上的农耕户,装备一群弓箭手的成本十分低廉,无需为其打造重甲长矛,仅需短剑长弓即可武装一名英国长弓手,性价比极高。

  所以,这也使得英国可以大批量培养长弓手将其投入阵地。

  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阿金库尔战役”里,英国长弓手凭借着地形和速度优势,在山头据点上做好密集的防守。当法国的骑兵向山上发起冲锋时,大批的长弓手隐藏在草丛里对法军万箭齐发。雨点般的箭矢从天而降打得法国骑兵溃不成军,而法国的弩兵虽然杀伤力强但射击速度缓慢威力因而大打折扣,从此,英国长弓手就在整个欧洲名噪一时。

  反观法兰西骑兵,他们基本出身自贵族阶层,自幼锦衣玉食,又有所谓的“骑士精神”作祟,天性傲慢自负。培养一名法兰西重骑兵所消耗的成本极高,仅战马与重甲就已经是极大的开销,此外,还得保障这群骑士高昂的饮食用度。由此可见,对于法国来说,损失一批重骑兵无异于折损了数不清的钱财,而英国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自古以来,在面对敌军骑兵时都是要将其诱入绝地远程绞杀,毕竟,骑兵对步兵的杀伤太过可怕。英国人就想通了这一关键,所以,在挑选战场时就已占尽地利,使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化为乌有甚至成为负担。此外,英国人对弓箭的挑选十分考究,穿透力强的弓箭使法兰西骑兵的重甲成了窗户纸。最后,英国人用性价比极高的长弓手对抗昂贵的重骑兵,在数量上也占尽了优势。

  可以说,正因如此,这群由农民阶级组成的远程部队屡次击败高高在上的骑士方阵。西方历史学家曾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本文标签: 世界百年战争
版权声明:

《为何无敌的法兰西重骑兵会被英格兰长弓手打的落花流水?》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497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