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罗马人是怎么用短剑和大盾和敌人作战的呢?

罗马人是怎么用短剑和大盾和敌人作战的呢?

时间:2022-05-26 16:37:28

  大家都知道罗马人使用短剑大盾格斗,并以此击败了许多敌人,那么罗马人到底是怎么用短剑和大盾和敌人作战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些历史记载,来了解罗马士兵如何使用短剑大盾战斗:希腊历史学家狄俄尼索斯曾经描述过公元前4世纪罗马军团在与高卢人战斗中使用短剑的情况,“他们把短剑握在手里,径直向前刺去。他们会刺向敌人的腹部、体侧,短剑穿透对方的胸膛刺进体内。如果这些部位被保护起来,他们就会用短剑砍对方的膝腱、脚踝,把他们打翻在地,对方则会怒号不已,跟野兽的叫声一模一样”

  而波利比阿是如此描述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人同高卢人作战是如何使用剑的:“所以,护民官们把原先部署在后排的装备长矛的后备兵分散在前排,让他们首先迎敌,在他们使用长矛挡住高卢人的攻击后,其他士兵再使用短剑攻击。在高卢人的首次砍击砍到长矛上,并使得他们的剑无法使用后,罗马人便近身作战,让他们无法抬手砍击——因为他们的剑失去了用处,这是他们唯一的作战方式了——使得高卢人陷入了无助的境地。正相反,罗马人使用剑时不是去砍击,而是刺击。”

  当然,这里是相对于高卢人的砍来说,罗马人在对付高卢人运用的是刺而不是和他们一样的砍,可见罗马人使用短剑是可砍可刺的,而前一段的描述更为详细,罗马人使用短剑会砍他们的膝腱、脚踝,而去刺他们的腹部、体侧,总之,哪里易受到攻击,就攻击哪里,刺不方便就砍,砍不到就刺。

  而对抗马其顿人时,李维的《罗马史》中曾描述过罗马军砍杀马其顿军的场面,“士兵用剑把人体剁成碎块,将胳膊从人体上剁下,肩、四肢或脑袋与身体分离,颈部被刺得血肉模糊,内脏裸露在外”。

  而帝国早期,塔西佗在编年史里是这么记载的:"日耳曼人战斗得和我们同样顽强;但是他们的战术和他们的武器却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的人数过多,这使他们在一块有限的地方无法刺出或是拉回他们那巨大的投枪,在那里他们也不能运用他们那以迅猛见称的战术和灵活的身体,结果他们就只能站在固定的地位作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士兵把盾牌紧紧贴在胸前,手里紧握着刀柄,却一直在砍杀着敌人的高大肢体和光着的脑袋,这样便在他们的敌人中间杀开了一条血路。

  由浮雕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罗马军团使用短剑是可砍可刺,并且刺的部位不但有下腹还有脖子附近,砍的部位有头部有下身,值得注意的是,这名手持达西亚大砍刀的达西亚士兵,显然腿受了伤,而根据前面提到的记载,很可能是被罗马士兵先刺到了腿然后才跪下的,而整体的姿态正如塔西佗所说:把盾牌紧紧贴在胸前,手里紧握着刀柄。

  所以罗马士兵使用短剑不论是公元前4世纪还是公元后,基本都是可砍可刺的,面对善于砍的敌人(高卢人、达西亚人),他们重刺,面对善于刺(希腊人、马其顿人)的敌人,他们重砍(高卢人体现在之前贴的资料,达西亚人体现在图拉真浮雕上,马其顿则体现在李维描绘砍杀马其顿军的场面)

  后面还有现代人用罗马装备进行的复原,其动作和左边浮雕一样,可以看出,完全可以进行刺下腹等要害部位的动作,甚至是非常密集的阵型也可以如此

  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文物显示,无论是共和时代的盾还是帝国时代的盾,罗马盾牌的柄皆为横握,这幅雕像亦有生动的展现:

  这样的挂式的握盾方式使持这样的大盾相比曲臂持盾来说更省力,而这样的盾牌若要撞击敌人则如上图那样,以中间金属护手撞击敌人而不是整个盾牌拍打,当武器砍在进行如此动作的盾牌上时,盾牌由于并没固定,所以必然产生晃动,而这样的晃动显然不利于武器砍入盾牌,不信的人可以试着用武器去击打固定和非固定的物体,便知一二。

本文标签: 世界罗马
版权声明:

《罗马人是怎么用短剑和大盾和敌人作战的呢?》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494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