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长坂坡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长坂坡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时间:2022-05-24 16:00:58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曹操。曹操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军。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仅有数十骑逃走。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军将领曹纯俘虏。

  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刘禅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和刘表长子刘琦会合。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当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却不敢将此事告知给刘备,刘备对此事也并不知情。刘备有所发觉后,遣人去问刘琮,刘琮令宋忠召刘备宣旨。而当时曹操军已经到达宛城,刘备听闻大惊,又耻杀宋忠,于是率众逃亡。

  此时,诸葛亮等人劝刘备趁此机会攻打刘琮,占据荆州,从而据城以抗曹军,但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就算打下荆州也守不住】。刘琮左右的人和荆州百姓多数跟随刘备,人数十余万。有人劝说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于是率众同行,日行十余里。另一方面,刘备派遣关羽率水军,从水路向江陵进发。

  九月,曹操听闻刘备逃亡的消息,怕刘备先一步占领江陵,于是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包括曹纯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军,并在当阳附近追上刘备军。

  过程

  曹操率领五千虎豹骑追击刘备军,其中还包含了号称天下骁锐的虎豹骑。刘备军与民众十余万,粮食辎重繁多,行军迟缓,曹军虎豹骑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军,迅速将其击破,刘备抛妻弃子,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

  荆州百姓,刘备女儿,及其辎重都被俘虏。之后,刘备令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去长坂桥断后。

  曹操率领精骑五千急追刘备军,其中包括了曹纯率领的虎豹骑。刘备军与民众十余万,粮食辎重繁多,行军迟缓,曹军精骑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军。刘备军虽拥大众,但披甲者少,迅速被曹操军击溃,慌乱中,刘备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奔走间,又遗失了赵云,当时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北降曹操,但刘备并未相信,并挥短戟打那个放谣言的人,说“子不弃我走也。

  ”同时,刘备令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去长板桥断后。而赵云并非是慌乱走失,而是转身杀回曹军,全然不惧曹操的虎豹骑,去寻找刘备妻小,虽然遗失了刘备的两个女儿,但总算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救了他们出来,得以和刘备相聚。

  长坂桥上,张飞率领二十骑据水断桥,露出愤怒的眼神,横握长矛,大声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无一人敢前进,刘备势力集团才因此得免于难。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此战,曹纯表现优异,不但捕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的百姓以及辎重,收编刘备被击溃的部队(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同时捕获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不得已,只得放弃和刘备逃亡,转奔曹操。

本文标签: 长坂坡之战过程
版权声明: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长坂坡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414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