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魏蜀的汉巴之战是怎么回事?结果对三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魏蜀的汉巴之战是怎么回事?结果对三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时间:2022-05-19 15:48:38

  汉巴之战,是东汉时期曹操刘备为争夺汉中这一区域,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了汉巴(汉中、巴东地区,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刘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刘备主动向曹军发起进攻,采用法正的计谋,乘夜偷袭夏侯渊。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天凌晨,刘备又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郃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汉巴之战的结果,进一步巩固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战争背景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以张郃、朱灵为先锋,带5000兵马在前面开路,自己带领带领10万大军从陈仓出发。张鲁提议投降曹操,其弟弟张卫与大将杨昂等实力派坚决反对,张卫、杨昂率数万人坚守阳平关;曹军多次强攻不下,于是决定假装退兵迷惑张卫,张卫遂减少守军。曹操马上命令乘夜强攻,由于守军兵力薄弱并戒备松懈,阳平关于是失守,杨昂战死;曹军继续攻击其他的营寨,惊动了山上的几千只夜糜,夜糜冲进张卫大营,引起人喊马嘶,曹操以为张卫反击,于是命令夏侯惇许褚等将领主力大举进攻,张卫不敌,遂投降,夺取阳平关集中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才华。

  张鲁再次提议投降,遭到阎圃的反对,张鲁于是封藏而前往巴郡。曹操知道张鲁有心投降,于是用高官收买了巴族七姓首领,张鲁无奈投降。曹操又命夏侯渊、徐晃、张郃攻下三巴,同时关中的程银侯选等叛将也投降曹操,曹操于是占据了汉中、巴郡。

  战争经过

  刘备得知曹操平定了汉巴(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自己威胁极大,只好向孙权妥协,孙权也想借此在合肥发动攻势拿下淮南,于是双方中分荆州。于是刘备命黄权攻取三巴,杀投靠曹操的巴族首领杜获等人,曹操命张郃反攻,攻下巴东、巴西,并迁移百姓往汉中,又与张飞大战50多天,被张飞所败。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汉巴的措施后留下夏侯渊等人留守而自己班师回洛阳(继续进攻刘备是否合适后面有分析),并迁移8万多人民回关中。

  刘备集中力量后,先以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自己领法正、黄忠、赵云等人率主力进攻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曹操马上命令曹洪曹休(本来是曹植当主帅,由于曹丕作怪)增援汉中,在下辩与刘备军展开激战。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将计就计,率主力击破吴兰,吴兰逃入阴平,为当地人强端所杀,后曹休又击败马超、张飞,平定响应刘备的地方首领雷定等部。刘备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采纳杨洪建议,号召“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最大程度集中力量支援前线,形势对曹操相当不利,曹操亲自驻军长安,并命令曹仁平定向关羽投降的宛城守将侯音。

  刘备用法正的计谋,率精兵全力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必调动一半军队增援张郃,然后乘夜偷袭夏侯渊,第二天凌晨,刘备进攻,夏侯渊果然救援张郃,刘备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郃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命令徐晃偷袭陈式据守的马鸣阁,恢复了汉中与下辩的联系;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让曹真去下辩接曹洪,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

  历史意义

  汉中之战的结果,进一步巩固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本文标签: 汉巴之战魏蜀
版权声明:

《魏蜀的汉巴之战是怎么回事?结果对三国有什么历史意义?》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zhanshi/2290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