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中国名人 > 汉朝名人 > 刘勃

刘勃

()
最后更新于:2022-10-26 10:20:45

人物简介

刘勃(1880-1959) 原名玉亳,别号飞帘居士,祖居尚山村(今属乳山县),家道富裕。“戊戌变法”深刻影响着刘勃的思想,在县学与鞠国香等结成琼林读书会,明习诗文,密倡维新。谭嗣同殉难忌辰,琼林读书会学友公推刘勃撰《诔六君子》悼文,借祭忠魂,宣传维新。知县凌绂曾闻讯,指责刘勃不守本分,意欲加罪。刘勃傲然相对:“甘当七君子,羞作一懦夫!”知县大怒,下狱禁锢。士林共愤,齐赴县衙请愿。官惧众威,被迫释放刘勃,准许集会 。

人物经历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勃考中拔贡,与其父有仇隙的人惶惶不安。刘勃笑登仇家之门,温语陈述是非,敦睦宗族,深受乡里敬重。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宣布次年为洪宪元年,恢复帝制。刘勃愤撰《讨袁檄》,印成传单,散发至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轰动一时。次年袁世凯病死,刘勃作《“悼”洪宪》诗:“六十载奸雄末路毕竟于死,廿八日帝业昙花而今安在?……黄花岗伟伟忠魂流芳千古,袁容庵区区洪宪遗臭万代”。

刘勃曾任军阀孙传芳的秘书长,因政见分歧,时常发生争执。民国15年(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孙传芳拟予镇压,刘勃谏阻:“苏、浙、闽、皖、赣归将军掌握,上海踞海防门户,工人为沪埠根基,若动其本,恐失东服屏障”。孙传芳疑忌,将刘勃软禁军中。身处逆境,仍作文吟诗以言志,曾著《中华统一论》两篇,赋诗多首。后,孙传芳失败,刘勃获释归里。

民国17年(1928年),刘勃在尚山村兴办国学专修科,教习初中部分课业:国文、数学、英文、时论、历史、世界地理等,方圆50里,慕名前来就读者甚多。之后,在留格庄、徽村等高级小学任国文教员。刘勃讲解深透,系统清晰,且不拘古训,尤能抒发新的学术思想。由于他以立志、勤学、正派、俭朴、务实为治学之风,故造就的学生多品学兼优。

民国23年(1934年),年景歉收,百姓食不果腹。郭城区区长姜彤桂私摊强派,贪污自肥。刘勃激于义愤,联络邻村会首控告姜彤桂。县长受贿,袒护姜彤桂。刘勃据理力争,终于折服县长,裁免捐税,命姜彤桂当众认罪。

同年,刘勃任海阳县志馆襄纂,与鞠国香等续修《海阳县志》。他广征博采,并进行实地考察,夜以继日,为志书告成费尽心血。是年,学生募捐,支援东北义勇军抗日,刘勃捐献银元100元(当时可买2000斤面粉);并率先戒烟戒酒,节衣缩食,积金救国。

民国28年(1939年)前后,国民党投降派司令赵保原、秦毓堂、郑维屏、苗占奎等慕刘勃之才,皆欲罗为门下。刘均鄙而严绝,吟菊抒志:“抱香傲霜枝,耻落污浊地。”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李先良驻牟平大口时,登门礼聘。刘勃闻李先良博学多才,非一般武夫可比,遂应聘。一次召开党、政、军、民大会,李先良欲借刘勃之名望,请其发表演讲,宣传曲线救国,粉饰其亲日、反共的嘴脸。刘勃认清其面目,当场佯允,登台后则大讲岳飞抗金事迹,最后高歌一曲《满江红》,拂袖而去。民国29年(1940年),刘勃困居烟台,伪道尹张化南聘他为秘书,被其拒绝。隐于牟姓公馆,当家庭教师,以葆晚节。

刘勃是胶东著名的书法家。他幼临赵孟頫,后摹柳公权,故正楷圆化猷;汉隶虽临张迁,但有创新;钟鼎篆书颇有功底,草书尤为擅长,笔力刚劲,挥墨超俗。

建国后,在烟台市文史研究会工作。1958年退休还乡,次年病逝。遗作有《扪虱丛谈》、《沧桑回顾录》、《戎马春秋》、《字说一得》等。

本文标签:

上一篇:李君明

下一篇:梁丘贺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刘勃》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renwu/1330.html

刘勃资料

刘勃画像
  • 中文名刘勃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尚山村(今属乳山县)
  • 出生日期1880
  • 逝世日期1959
  • 原名玉亳
  • 别号飞帘居士

刘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