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故事 > 韩信俘虏赵王歇之后,他如何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燕国?

韩信俘虏赵王歇之后,他如何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燕国?

时间:2022-05-24 15:45:31

 韩信之所以厉害,在于他不仅仅会带兵打仗,最重要的韩信除了会打仗之外还很善于使用谋略,韩信十分善于识别人才以及运用人才,韩信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的拿下燕国呢?主要还是在于韩信会识别人才、能听取意见的最好体现。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韩信降服魏国,活捉魏王豹;打败赵国,俘虏赵王歇之后。韩信在赵国得到了一个谋士,韩信如获至宝地将此人尊为上宾,日日与他推杯换盏探讨天下形势,此人就是李左车

 李左车一人抵得上千军万马,韩信谦虚的姿态让李左车倾囊相授,最终让韩信用最简单的方式取得燕国,同时省出时间得以让自己的军队得到休整,为后续攻打强大的齐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李左车本是赵国实际掌权者陈馀手下的一个谋士,当韩信带领两万多人来攻打赵国之时,赵国二十万大军屯兵于井陉之处。就在韩信在三十里外驻扎等待时机的时候,李左车建议陈馀派出三万精兵去后方截断韩信的粮草,把韩信围困于此就可以不战而胜。结果陈馀并没有听从李左车的建议,在韩信的引诱之下,轻易的率全军出击,结果被韩信提前安排好的人攻占了大本营。在韩信部队前后夹击之下陈馀大败,并被韩信军队所斩杀,赵国灭亡。

 腐儒之士陈馀因没有听从李左车的建议而丧生于此,可是李左车的计谋却传到了韩信的耳中。人才啊!这就是人才啊!骄傲的陈馀啊,活该你战败被杀。于是韩信重金悬赏活人李左车,就这样李左车无奈被带到了韩信的面前。

 古今凡有识之士都是有脾气的人,你韩信能抓到我李左车的人,却不能俘获我李左车的心,我的心是属于赵国的。中国的酒桌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啊!在几千年前的楚汉时期都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你李左车不是不愿意跟我出谋划策吗?那好,咱们就暂且不谈怎么攻打燕国和齐国的事情,咱们哥俩先来喝上几杯暖暖身子。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不吐真言那就是没喝好。被韩信奉为座上宾的李左车在酒过几巡之后,看着一脸真诚的韩信,再也不好推脱下去了。就这样,两人化敌为友,推心置腹,韩信在此时趁机问起了收复燕国和齐国的计策。

 韩信问道:请问先生,我欲向北攻打燕国,向东攻打齐国,用什么办法比较容易取胜呢?

 于是李左车就说出了肺腑之言:大将军威名赫赫,也很善于打仗,天下人都是知道的,但是目前你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你的军队一路攻克魏国,打败赵国,现在已经非常疲惫了,同时粮食补给也没有跟上。我觉得你不能再用疲惫之师继续征战了,如果一旦和燕国陷入僵局,那就非常危险了,因为东边的齐国为了避免唇亡之寒之痛,很可能会和燕国一同来夹击你,那时候大将军必败无疑,那汉王的前途也就很难说了啊!

 韩信听了李左车的一番话之后,一阵后怕,还好自己没有冒险进军啊!更觉得李左车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被他的分析给深深的折服了。于是接着问道:那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

 李左车接着说: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对抗,这不是正确的用兵之道。你现在应该分两步走,第一就是好好安抚刚刚经历过战乱的赵国,安抚百姓,巩固得到的土地;第二就是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出使燕国,用大将军你威名赫赫的战功来折服他们,他们一定会感到害怕而向你屈服。既然燕国都屈服了,那您休整之后向东攻打齐国就行了,这时齐国想要挽救已经来不及了。

 事实证明,韩信的眼光是正确的,李左车确实是一位很优秀的谋士,于是韩信就派人出使燕国,果然和李左车预料的一样,燕国闻讯放弃抵抗,集体投降。面对陈馀这个典型的反面教材,韩信的智慧和大度令人折服。

 

本文标签: 韩信燕国
版权声明:

《韩信俘虏赵王歇之后,他如何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燕国?》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swenhua/2383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