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故事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时间:2022-05-18 16:18:14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感兴趣的读者和66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如果想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内在,一定要多读书多旅行,多长见识,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这批人,根本没什么留下来的古籍可以阅读,在那个时候也没有互联网,却涌现出一大批类似于孔子孟子墨子等优秀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第一、主要归根于在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活跃性,“士农工商”中“士”就是指知识分子,这一阶层的出现和活跃,让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中,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再加上连年战火不休,时局不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思想也会空前自由。

  《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也就是说夏商周时代,学校完全由官府控制,这也导致了受教育的群众大多数都是王公贵族,或者是名门之后。

  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一直到周平王东迁,这才导致平民阶层和贵族阶层有了互动,普通老百姓也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自家后代子弟的教育,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私学,孔子就是著名的私学创办者,他所提倡的“有教无类”算是当时民间比较主流的思想,也正是因为孔子的这一思想才让人们明白教育有教无类,只要你愿意学习,你就可以得到学习的机会

  民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多了,导致在王公贵族之间盛行养士,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

  还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都是比较出名的热衷于养士的人,这些知识分子也大多有一技之长或文采飞扬,或精通兵法,或通情达练,左右逢源,也正是因为手底下这批知识分子的存在,才让这些王公贵族可以展现自己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实力。

  第二、与秦朝焚书坑儒有关。秦始皇销毁了大量的前秦古籍,才给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些大思想家不断开阔思维摸索前进的环境。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各国君主都要以自身的经历为教训,不断的摸索前进,这个时候这些思想家,就为君主的建国之道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就比如孔子的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甚至一直流传到了后代。

  各国君主既是对手关系,也是互相学习的关系,但是完全拷贝对方的治国之道是不现实的,所以各国君主就在自己手底下召集一批和自己政见合得来的知识分子,辅助自己建立起符合和自己国家的政治体系。好花需要好土栽,就是这个道理,当时的社会环境就很支持各大思想家各抒己见互相争辩,这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三、因为当时的士人很自由,当局也很宽容。在春秋战国时期,“士”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梧”,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

  在后世人们的思想理念中被灌输为跟一个主人便要一直跟着,否则便被认为不忠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文人的思想文化活动交流逐渐减少,所以说在后市再难出现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了。

  第四、春秋战国在整体历史进程中出现的比较早。大家有没有听过达尔文的鸟,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时期,就是刚刚进化出鸟的时候,存在各种可能,所以看起来兴盛,但最终一种思想占据了主流,就比如后世一直奉行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本文标签: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版权声明: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swenhua/2253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