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朱元璋微服私访到寒酸酒馆,店主回了句下联后生意兴隆

朱元璋微服私访到寒酸酒馆,店主回了句下联后生意兴隆

时间:2022-06-06 15:48:49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对于朱元璋,我们太熟悉了,他出身贫寒,从贫寒中崛起,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开创了大明两百多年的江山。

 25岁之前,朱元璋一无所有,并且是那种特别底层的。他父母早亡,迫不得已不得不去做和尚,说的好听点是当和尚,实际上只是个游方和尚,化缘为生。

 朱元璋命运的转折是在25岁,这一年,他投身郭子兴军,后来成为郭子兴的干女婿。26岁的时候结识了徐达等七百名心腹,从普通亲兵升为镇抚,成为中级军官。28岁,郭子兴去世,他就成为郭军的实际领袖。短短3年多时间,朱元璋就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穷和尚上升为元末义军“群雄”之一。

 如果说25岁到28岁是朱元璋的创业期,那么,28岁到41岁这段时间就是朱元璋的发展期。

 朱元璋的发展期,基本是节节高升,步步高升,按照“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模式,一步一个脚印。

 29岁的时候,他拿下南京,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30岁的时候,他连续攻占了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31岁到32岁,地盘继续扩张,并且与陈友谅张士诚并肩成为江南三巨头。后来多次击退陈友谅。不过这时候,朱元璋和陈友谅是相持阶段,也可以说陈友谅占据主动地位。不过在朱元璋35岁的时候,主动权落到了朱元璋手中。

 36岁,朱元璋击败了一生中,也就是他当皇帝最大的对手陈友谅。从此,再也无人能跟他相提并论,后来他又击败了江南敌张士诚,江南已经尽为他所有。

 四十一岁,他在应天(南京)称帝。同年,徐达北伐成功,元帝北逃。

 这就是朱元璋的创业之路,可以说非常精彩。实际上,相比元末群雄,朱元璋无论起步还是狡猾,他都不是最出色,但却从群雄中脱颖而出,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确有些过人之处。那么,到底是哪些过人之处呢?

 我想朱元璋最大的优势是善于争取人心,大局观良好,善于把握时机,有决断能力等等。就不在细说,而且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也工作兢兢业业。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经常微服私访,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比如下面这个。

 有一天,朱元璋兴致大发,带着大臣刘三吾微服出游。晌午时分,不觉已出城30 余里。忽见前面不远处有数间茅屋,门前斜挂着一面小旗,上面写有“酒”字。是个小酒馆,走了这么久,自然累了。

 于是朱元璋便拉着刘三吾一起走进去。朱元璋本来就出身底层,什么苦没吃过,什么没见过,来小酒馆也很正常。不过这个小酒馆实在寒酸,连朱元璋这个出身底层的人都觉得寒酸的不行。

 因为下酒之物,也只有花生米、茴香豆之类。没办法,就吃吧,然后叫店主上了点白酒,君臣对饮起来。

 一口喝下,朱元璋皱起眉头,那酒又浊又淡,比不得宫中御酒。没办法,享受长了好酒,自然越喝越觉得没味,看看桌上又没有下酒之菜,不由得放下酒杯,长叹一声道:“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这实际上是一个上联。

 坐一旁的刘三吾也喝得头直摇,只是在皇上面前不敢放肆罢了。他没敢多开口,稍稍劝慰了两句又对饮起来。

 就在朱元璋说抱怨酒馆寒酸的时候,酒店老板过来了,这个人,估计是个读书人,他接口应道:“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对账还算工整,这让朱元璋有些大开眼界,而且朱元璋是一个爱听好话的人,所以,听到此联后,满肚子的气一下子全部消了。

 端起酒杯就一饮而尽,临走的时候还给了老板许多银子。

 后来,朱元璋到小酒店喝酒之事意外走红,一时间广为流传,大家都知道了这间小酒馆,老板还请高手将对联书写出来。于是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结果酒店生意骤然兴隆起来,成了网红点,老板发了财,小酒店发展成了大酒楼。

 

本文标签: 朱元璋明朝
版权声明:

《朱元璋微服私访到寒酸酒馆,店主回了句下联后生意兴隆》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87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