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咸丰皇帝是怎么猝然离世的?咸丰皇帝的死造就了慈禧太后!

咸丰皇帝是怎么猝然离世的?咸丰皇帝的死造就了慈禧太后!

时间:2022-06-06 15:43:34

 咸丰皇帝是怎么猝然离世的?咸丰皇帝的死造就了慈禧太后!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道光皇帝晚年的时候在立储君的事情上犯了难,一般都是以长子为先,可道光却因一时冲动废长而立幼,立了四皇子咸丰为皇帝。

 咸丰皇帝一共在位11年,在31岁的时候就病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咸丰皇帝至此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咸丰皇帝猝死之谜,其中原因就连史书上都不好意思记载!

 咸丰皇帝的资料不多,但是关于他老婆慈禧太后,传闻可谓太多,作为传奇女人背后的那个男人,咸丰皇帝的一生,也颇具戏剧色彩。咸丰皇帝作为道光的“皇四子”,拥有优良的血统,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系统的学习。不过,咸丰帝天分不高,而且为人木讷,在他与皇六子奕争夺继承人的时候,咸丰帝上的师傅,是一位神助攻。

 早年,道光帝即将油尽灯枯,决定选一位继承人。论才学和家世,咸丰帝不是皇六子的对手,奕天资聪敏,能文能武,谈起治国之道来滔滔不绝。而咸丰帝木讷而不讨喜,这时候,咸丰帝的老师跟咸丰说:等到考试的时候,你什么话也别说,只管哭。

 等到道光帝考试的时候,皇六子对题目烂熟于心,滔滔不绝地讲起治国之道,赢得道光帝的欢心,而这个时候,皇四子却“姗姗来迟”。面对道光帝提出的问题,呆呆的一句话不说,而是一个儿痛哭。道光帝有些生气,开始斥责皇四子:好端端的,哭什么?皇四子这时候抬起头,擦干泪眼说:皇阿玛不会有事,大清朝离不开皇阿玛!

 道光帝大为感慨:到底是儿子有孝心。脑子一热,决定把太子之位给这个什么也不懂的皇四子。道光帝想不到,这一举动,将葬送了大清王朝的气数,他的儿媳妇慈禧太后将出场,统治了他的江山!

 孟子有言:“食色,性也。”注疏云:“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就连孔圣人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连孔圣人都这么说,可见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说但凡是性情中人,都很难逃脱饮食和美色的诱惑,如柳下惠那样的“坐怀而不乱“者,或许有之,但决不多见。凡夫俗子如此,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亦是如此,就连咸丰皇帝也不例外。

 自古以来,皇帝就享有全天下男人都享有的特权,后宫佳丽三千就是最好的证明。咸丰皇帝刚在位的时候,才20岁,正值精力旺盛的时期,实在难以免俗,所以他和其他皇帝一样,都沉迷于酒色之中。咸丰刚登基,就昭告天下选秀纳妃,1851年咸丰一次性就在200名秀女中选中了62名做嫔妃,答应,常在。每天下朝之后咸丰皇帝都会在宫中摆下酒宴,令秀女唱歌跳舞,每次都喝得醉醺醺的。最后他就在这上百个秀女中随便拉上一两个侍寝,可以说,咸丰皇帝的荒淫之名,在清朝所有皇帝里是没人能比的。而在众多被他临幸的妃嫔、宫女中,慈禧就是其中的一位,说来慈禧真是命好,只侍寝一次就诞下种。

 咸丰皇帝的第二个恶习就是,他生来就患有哮喘病。哮喘这种病很容易发作,一般患者在空气环境质量不好,或者心情低落,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就会突然发作。咸丰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所以他一年之中就有150天待在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避暑胜地圆明园里面办公生活。

 咸丰皇帝后来还培养了一大爱好,那就是吸食鸦片。说出来不要说你,就连笔者本人都是吓了一跳,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会吸食这种要人命的东西!而且咸丰的父皇道光帝曾经可是明令禁止禁烟的,咸丰这样做无疑是违背了道光皇帝禁烟的国策。鸦片这玩意,可不是闹着玩的,人一沾上,想戒掉比登天还难。

 而关于咸丰皇帝猝死的说法,在正史中说的是因为肺病,这是有一定的史实依据的。但是其实还有另一个致命性的因素,只不过史书中不好意思提及,那便是肺病只是咸丰皇帝的一个导火索,因为咸丰皇帝体弱多病,所以他长期饮用鹿血增加自身体力。众所周知鹿血是一种大补之物,所以咸丰皇帝在皇宫中养着很多鹿,供自己使用。在饮完鹿血之后,咸丰皇帝便体力大增,时常临幸宫中的宫女和妃子,然而长此以往,他的身体也愈发虚弱。

 正是由于长期的肺病加上荒淫无度的生活,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这才导致其31岁便猝然离世,临终之前咸丰皇帝终于明白了一次,认为叶赫那拉氏有夺权的迹象,可是由于生性软弱没有及时采取强硬措施,最终培养出一个慈禧太后,将大清朝送到了历史的焚尸炉。

 

本文标签: 清朝咸丰
版权声明:

《咸丰皇帝是怎么猝然离世的?咸丰皇帝的死造就了慈禧太后!》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80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