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袁绍这么多兵马,只因为官渡之战就完全消亡了吗?

袁绍这么多兵马,只因为官渡之战就完全消亡了吗?

时间:2022-06-05 15:58:01

  袁绍的起点比曹操高太多了,群雄反董时袁绍就是诸侯联盟的盟主,那时曹操只能跟着他屁股后面混。等到群雄都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不去管已经落寞的大汉天子,各自割据一方扩展地盘时,曹操在兖州发展实力,袁绍在冀州发展实力,等曹操先后收拾完吕布张绣袁术等人,成为中原一带的扛把子时,袁绍已经拿下了黄河以北的北方,拥有四个州的地盘,手下精锐多达十余万,在实力上已经碾压了曹操。

  《三国志》的一些记载有不实之处,容易让人感觉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兵力只有一两万左右。据裴松的注释提示,《三国志》刻意把曹、袁双方的实力刻画成兵力极其悬殊,就是为了突出官渡之战前后曹操的用兵之奇,算是在侧面吹嘘曹操。

  曹操起兵时兵力就有五千,担任兖州牧时击败了境内的黄巾贼,收纳了黄巾贼30万降卒,挑选其中精锐数万人组成了青州兵,随后与群雄的战争也是胜多败少,兵力损失小,且又收纳了战败者的不少降卒。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虽成碾压之势,但曹操兵力最少也有袁绍的60%左右。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前爆发了白马之战,曹操用奇谋先后打败并杀死了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文丑,极大打击了袁绍军队的士气。随后袁绍的大军逼近官渡,连营数十里,曹操也做好部署与之相持不下,袁绍的大军向曹操的军营里射箭,箭如雨下,曹操的士兵要蒙着盾牌才能在军营里走动,士兵们惶恐不安,且军粮也只够支撑一个月。曹操截断了袁绍两次粮草,第一次袁绍数千辆辎重车从后方运粮而来,曹操派徐晃史涣两人攻击这支辎重部队,把几千辆辎重车全部烧毁了。

  第二次是袁绍帐下的许攸偷偷溜到了曹操的营地前来投奔,告诉曹操说,袁绍的辎重全部屯聚在故市和乌巢两地,守卫辎重的军队纪律涣散不严加防守,可以派一支轻兵偷袭,若能烧毁这些辎重,不出三日袁绍的大军就要溃败。

  《献帝春秋》:于是曹操亲自带着五千精兵去偷袭两地,时间选在半夜,他让士兵们穿着袁绍军队的军服,扛着袁绍的旗帜,每个人都抱着柴火,让士兵和马匹嘴里都叼着“枚”,以防他们说话发出声响。军队行进时遇到了袁绍的一批斥候,斥候问他们去哪里、要执行什么任务,领头的回答说:“袁公怕曹操偷袭后勤部队,派我们协助后勤部队防守。”这样的答话没有引起斥候的怀疑。

  第二天天明曹操的军队抵达目的地,袁绍那边保护辎重的将军叫淳于琼,手下有一万人马。他见曹操兵力少,直接带着大军出营迎战,曹操指挥军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淳于琼不敌,只能退回营地,曹操又让军队攻打淳于琼的营地。

  袁绍听说曹操偷袭己方辎重,派骑兵赶来援助。

  斥候们向曹操汇报说:“敌人的骑兵已经在我军后方了,请分出兵力防备后方。”曹操大怒:“敌人的骑兵杀到将士们的背后了再向我汇报!”曹军将士奋死作战,先击溃了淳于琼,后又击败了敌方增援的骑兵,然后烧毁了袁绍所有的辎重。

  曹操此战杀死了敌军数千人,将俘虏的鼻子全部砍了下来,将敌军的牛马等牲畜的嘴唇、舌头也都砍了下来,袁绍的将士们听闻后心惊胆战。淳于琼被俘后也被割掉了鼻子,战斗结束后曹操想放走他,许攸劝到:“他明日照了镜子,心里该有多恨你啊!”于是曹操令人斩了淳于琼。

  曹操袭击乌巢时,袁绍认为可以乘机攻下曹营,于是派张郃高览等人攻打曹营,可张郃等人已听闻乌巢之事,认为袁绍已败,所以都归降了守卫曹营的曹洪,反过来攻打袁绍,曹操也带兵回营增援,激战之后,袁绍军兵败如山倒。

  裴松: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六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而就戮,何援力而制之?曹操巨鹿之战后向汉献帝汇报情况时说: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

  随后曹操令大军追击袁绍残部,共俘虏了八万余人,由于袁绍和其子袁谭已经溜走,曹操既不能养活这八万俘虏,又不敢放他们走,所以选择将这八万俘虏全部坑杀,如项羽当年坑杀秦降卒二十五万之事。

  结语

  曹操此人行事,与项羽无异。他攻克久攻不下的城池后,必定要屠城,这是为了让其余听说过屠城消息的城池不敢坚守。官渡之战时,曹操先是割了袁绍军千余人的鼻子,后又坑杀袁绍七万至八万降卒,可见其行事之阴狠。

  所以为何官渡之战后,那么强大的袁绍就直接消亡了呢?是因为巨鹿之战袁绍大概被烧了两万辆车的辎重,这些辎重应该是他经营北方几年积累下的所有家底;袁绍的大军大部分被曹操给坑杀了,北方的兵源已经枯竭了,损失了这么多的青壮年男子,北方的农业生产也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本文标签: 三国曹操
版权声明:

《袁绍这么多兵马,只因为官渡之战就完全消亡了吗?》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683.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