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朝历史 >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很差吗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很差吗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时间:2022-06-05 15:56:19

  赵匡胤柴荣关系有多好?他建立北宋后,对柴荣后人为何这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赵匡胤厚道的,我真的不了解咋说了。把人家江山抢了,因为没杀掉他们家的人,所以就说他厚道?

  要了解柴荣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柴荣把赵匡胤当成亲兄弟一样提拔,可以说赵匡胤是柴荣最信任的人,就冲这份情谊,赵匡胤也不能做这种事情。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诸葛亮,大多数人都是司马懿。只不过司马懿和曹家皇族的关系,远不及赵匡胤和柴荣的关系,所以说赵匡胤的确太对不起兄弟了。

  柴荣那几个娃,的确被赵匡胤给保住了,而且小日子还不错。但是这不是老柴家原谅赵匡胤的理由。

  比如说有人抢了你所有家产,再从里面拿出一百块还给你,然后你还得感恩戴德,觉得这个人很厚道吗?因为其他人抢了你的财产,是不会还给你一分钱的,我想没有这种道理。

  柴荣跟赵匡胤,那是过命的兄弟。

  赵匡胤早年在四处游历,随后投靠了后汉枢密使郭威,这个时候他是郭威的养子柴荣的手下,而且一直跟柴荣待在一起。

  郭威称帝建立了后周以后,柴荣被封为开封府尹,而赵匡胤紧随其后,被封为开封府马直军使。这期间他们俩结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谊,那就是铁一般的战友关系。

  三年以后,柴荣继位成为了后周的皇帝,赵匡胤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禁军统领。柴荣将宫中的护卫全部交给赵匡胤,等于就是把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交给了他,可见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柴荣是很心疼赵匡胤的,当初他们合伙攻打北汉都城太原的时候,赵匡胤的肩膀被箭射中,柴荣果断将他撤离战场。这要是一般的将领,可能柴荣都不会过问一下。此后就不断给赵匡胤加官进爵。

  此后赵匡胤又跟着柴荣南征淮南,重创南唐军队,因功被柴荣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这是个啥官职呢?清代的九门提督大家应该听说过,类似于这个官职。也就是说整个京城的所有安危,都由赵匡胤一个人说了算。

  柴荣带着赵匡胤一起攻打寿春的时候,赵匡胤再次立功,除了殿前都指挥使,柴荣又给了他义成军节度使的职位。也就是说赵匡胤又是封疆大吏,又是京城警备司令部一把手。

  柴荣北伐的时候,得到了一块木板,上面刻着:点检作天子。这件事引起了柴荣的怀疑,因为当时张永德担任殿前都点检,为了消除张永德的威胁,柴荣便让赵匡胤担任了殿前都点检。我就不明白了,你怀疑张永德会谋反,为什么就不担心赵匡胤呢?这就是柴荣对赵匡胤的情谊。

  39岁的柴荣去世以后,更是以托孤重任,将年仅7岁的柴宗训托付给了赵匡胤。我实在是想不通,如此情谊,赵匡胤居然还能做得出反叛的事情来。所以说这世上一切事情都不是牢不可破的。

  柴荣的几个儿子,要么失踪,要么早逝,哪来的善终?

  柴荣一辈子有7个儿子,但是前面三个在郭威造后汉的反时,都被后汉给杀了。所以柴荣去世的时候,只留下了4个儿子。

  这4个儿子里,年仅7岁的柴宗训年纪最大,所以成为了柴荣的继承人。其他3个岁数实在是太小了,在赵匡胤谋反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另外3个儿子分别是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那么他们都是什么下场呢?很惋惜的是,我认为这3个人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其中柴熙让在赵匡胤建国以后,就消失不见了。有史料表面,为了躲避赵匡胤斩尽杀绝,柴熙让更名改姓躲起来了,类似于朱允炆一样,谁了解真的假的。柴熙谨在赵匡胤建国后4年就莫名其妙去世了。史料中基本没有记载他的死因,不过他死的时候岁数太小了,估摸着都没有10岁。柴熙诲是柴荣最小的儿子,在赵匡胤称帝的同时,他和哥哥柴熙让一起消失了。但是也有史料表明,柴熙诲被岳父卢琰给收养了,改名为卢璇。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收养是真的,为什么要改名换姓?不是说赵匡胤优待柴氏一门吗?正大光明地出来接受赵匡胤的供养,难道不香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赵匡胤真的对柴家人好,那么柴熙让和柴熙诲就用不着更名换姓了。如果更名换姓是假的,那么我们又可以认为,他们俩都被赵匡胤在兵变时给害了。

  所以说柴荣的这三个儿子,基本上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我们凭什么替老柴家去原谅这个虚情假意的赵匡胤呢?

  至于柴宗训,一直活到了20岁,这就是大家称赞赵匡胤的地方。他们认为赵匡胤实在是大度啊,居然让柴宗训活到了20岁。这还不是强盗逻辑吗?难道柴宗训要感恩戴德吗?

  柴宗训禅让大位以后,被赵匡胤封为郑王,安置在了房州。房州是什么地方?中国著名的四大流放地之一,你以为柴宗训是去享福的吗?那是去受苦的。从秦朝到宋代,先后有14位帝王将相被发配到房州,基本都是老死山林,能回去的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个。

  总结:啪啪打脸的遗训,纯粹是一场政治作秀。

  赵匡胤临终前曾经嘱咐后人,一定要对柴家的后人好,不得加刑,更不得连坐。可是赵匡胤的这一遗训,只留在了野史之中,理由是这份遗训非常秘密,甚至连当朝宰相都不了解。

  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偏偏要相信野史的记载呢?如果野史可以佐证这段历史,那么三国演义也可以佐证三国的历史了。

  至于说什么柴宗训的几个儿子日子都过得不错,我就想了解,这又是哪本野史里写的?柴宗训的那几个儿子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根本就没有任何正史记录,甚至他们的生卒年都没有写清楚,就以讹传讹地传开了。

  一直到了宋徽宗时期,柴家的后人早就已经不知所踪了。所以宋徽宗才让人找了个姓柴的继承柴家的香火,表示咱们老赵家可没有亏待你们柴家人。这种作秀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参考资料:《宋史》、《旧五代史》

本文标签: 赵匡胤柴荣
版权声明: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很差吗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64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