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晋之好就能说明两国关系 秦国和晋国关系到底有多好

秦晋之好就能说明两国关系 秦国和晋国关系到底有多好

时间:2022-05-31 16:03:10

  还不了解:秦国与晋国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秦晋之好”,那么历史上的秦国与晋国究竟有多好?

  秦晋之好,实则是政治联姻,跟欧洲王室们互相联姻,却又打得不可开交,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目前文献中可见的第一次秦晋联姻发生在春秋中期,晋献公与齐姜所圣的女儿、申生的同胞姐姐伯姬与秦穆公任好缔结了婚姻。

  二者的联姻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这与秦献公制定的对外政策有关。自叔封唐以来,晋国最初不过是个“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小国。曲沃代翼后,晋国的小宗获得了国家的统治权,对内实行“尽杀群公子”的无公族制度,对外开始征伐周边同姓小国,开疆扩土。

  而这时候,晋国周边戎狄对晋的骚扰也十分严重,而在对戎狄的作战过程中,晋国也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在政治上寻求一个同盟就十分必要,通过联姻无疑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晋秦联姻,不仅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亦可与其夹击在山西境内的戎狄,获得一个稳固的后方,并可街机将势力向西方扩展。

  其次,这也适合秦国的鳄梨已选择。秦穆公为了与中原诸侯国家加强联系,提升其在诸侯国的影响,以及参与争霸战争,采取政治联姻的外交策略,不仅可以缓和晋国对秦地的扩张吞并势头,也可以获得一个有利外援。

  这场联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十分成功的,因秦献公崇信骊姬、废太子申生从而引发了长达二十年的晋国内乱开始,秦穆公一方面在努力经验秦国、另一方面通过扶持夷吾、重耳,借此想干预晋国内政,实现自己的霸主之梦,虽然结果并不如意,但是秦晋联姻的关系却继续地持续下来。

  晋国与秦国的第二次联姻发生在韩原之战后,晋国作为战败一方,将太子圉送到秦国为质,希望借此可以延续双方友好关系。而秦国则力图通过掌控晋国未来的国君,达到干预晋国的政治目的,所以有了这次联姻。

  然而这次联姻并未达到双方的目的。从太子圉个人的身世来看,他对秦国印象并不好,梁国是太子圉母亲的国家,然而被秦所灭,加上自身在秦国为质,生存环境并不如意,即便秦穆公将女儿嫁给他,也未能与秦有亲近之感。归国后的太子圉不久就继位国君,也就是晋怀公,但他对内无力平定混乱的局面,对外也无法处理好对秦的关系。从秦国来说“子圉之亡,秦怨之”,这不仅伤害了秦国的大国尊严,也为妻继续插手晋国政治提供了接口。

  晋文公重耳流亡时,只有秦国接纳了他,秦穆公还把五个宗室女嫁给了他。这一次联姻无疑是成功的,双方保持着友好和平的关系,但晋文公死后,双边关系就迅速破裂了。秦国首先灭掉晋的边邑“滑”,这引起了晋国的不满。双方在殽发生大战,以秦之败结束。

  殽之战,虽给秦国以沉重的打击,但晋国在这次战役中也有疏漏。之前嫁给晋文公的秦国女文赢被立为夫人,她向晋国新国君求情,把俘虏的秦国将领给放回去了,从而为秦国保留了实力,也给晋国的安全埋下了了隐患。不久之后,秦国重整旗鼓,秦将孟明视率师伐晋,报了殽之仇。

  秦晋之好,不过是两国寻求共同利益组建的同盟手段之一,随着利益的分歧,当事人有可能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而且,秦晋联姻确实一度影响了两国的政治局势,发挥其特有的政治辅助功能,但它却无法摆脱其局限性而左右政治局势。随着争霸战争的发展,秦晋两国都会抛弃彼此的恩惠及姻亲,来捍卫其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本文标签: 秦国晋国
版权声明:

《秦晋之好就能说明两国关系 秦国和晋国关系到底有多好》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51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