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是如何对待崇祯帝的妃子的?

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是如何对待崇祯帝的妃子的?

时间:2022-05-31 15:45:38

  李自成,原名鸿基。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这是今天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到明朝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的历经近三百年,但从没有过和亲、赔款、割地、纳贡,可以说是相当有骨气的一个朝代,即使最后一个崇祯皇帝也是宁死绝不投降受辱,自缢在煤山以此证明自己对大明朝的忠贞。

  但每个朝代的灭亡,最悲惨的就是那些皇室成员,尤其后宫无数的宫女妃嫔,更是成为灭国的牺牲对象。那么,在崇祯自尽、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皇宫中的妃嫔结局如何呢?

  崇祯在17岁时就登基称帝,只是他的命运不济,在他刚即位时,明朝的朝政都在那些文官集团的手里,整个朝廷可谓是内忧外患。

  可以说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他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夺回政权,力图想复兴明室朝纲。

  无奈崇祯生不逢时,他的统治时期赶上天灾人祸,自然的气候无法抗争,而后面异军突起的后金更是明朝的后患,他最失败的一笔就是多疑中了后金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没了守国门的将领。

  《明史·袁崇焕传》: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锡。法司坐崇焕谋叛,龙锡亦论死。

  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这时的李自成义军趁势快速占领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不得不面临着国破家亡的惨景。

  崇祯一共有七个儿子、六个女儿,李自成攻占京城时,身边除了早夭的只剩下三个儿子和两个公主,崇祯让心腹把三个儿子带出宫,毕竟是朱氏皇族的血脉,总要留下一些传承。而剩下的两个公主以及后宫的皇后、妃嫔们则没那么幸运了。

  《明史》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不得不佩服崇祯皇帝的绝情与心狠,砍了大女儿长平公主左臂之后,又杀了年仅六岁的女儿斫昭仁公主。

  但幸运的是长平公主并没有死,只是断了一臂,在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念其是先朝之后而善待,并且给她指了一门婚事,嫁给周显,刚开始长平公主不同意,后来据说婚后二人过得极为和睦。

  《长平公主诔》记载: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

  之后崇祯又逼自己的结发夫妻周皇后自尽。

  帝泣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乃抚太子、二王恸哭,遣之出宫。帝令后自裁。后入室阖户,宫人出奏,犹云“皇后领旨”。后遂先帝崩。

  周皇后死后,崇祯又逼袁贵妃自尽,但绳带断裂摔倒在地上,崇祯见状又乱砍了几剑,只是失血过多晕了过去,之后清军怜悯这位先朝贵妃,赐居所膳养,但她终因伤势过重、又伤心国破家亡,不久便死去了。

  崇祯的养母李康妃是最好命的了,别的妃嫔、宫女、太监都自杀殉国,但她却没有胆量去自尽,后来被李自成俘获,又落到清朝手里,但好在清朝对明朝的妃嫔都比较善待,李康妃是自然死亡,死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在古代也算是长寿之人了。

本文标签: 李自成明朝
版权声明:

《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是如何对待崇祯帝的妃子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35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