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史上最冷血皇帝”一天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做?

“史上最冷血皇帝”一天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做?

时间:2022-05-31 15:38:59

 “史上最冷血皇帝”一天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做?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却不是,他一天之内竟然杀了三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史料记载,唐玄宗生了三十个儿子,可惜早夭了七个,不过没关系,反正剩下的也不少,从中找个接班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最有资格做皇位继承人的,当然是长子李琮,可惜他小时候打猎不小心被猎物抓伤面部破了相,唐玄宗认为让一个“刀疤脸”当皇帝有损国家形象,于是,次子李瑛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最佳候选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想到,李瑛成为太子后,一个女人斜刺里插了一脚。

 这个女人姓武名落衡,是武则天堂侄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父亲死得早,按例被送入宫中抚养,长着长着长成了一个大美人,唐玄宗即位后一眼就看上了她,加上她一张小嘴像抹了蜂蜜,极会讨唐玄宗欢心,虽然最初只封了她一个婕妤,但当她先后生下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唐玄宗就只宠她了。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又封她为惠妃,尽管只是个妃,但人们看在皇上偏爱她的份上对她尊敬有加,无论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表面上的,至少给了她足够的面子,那就是等同于皇后的礼节。

 她才不稀罕这种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呢,她要做名副其实的皇后。

 爱她爱到骨子里的唐玄宗,当然非常愿意满足她的愿望,但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正想公布册立武惠妃为后的打算,御史潘好礼上疏说,武惠妃从叔武三思与从父武延秀都不是好鸟,都曾犯下扰乱朝政、破坏伦常的大罪,天下人都恨死他们了,立人武家人为后人心不服,陛下您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第二个问题是,武惠妃也有儿子,一旦她当了皇后,难免不会得寸进尺,假如她想让你废掉现太子李瑛,立她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你会怎么办?

 除此之前,潘好礼还把令唐玄宗伤心的往事捅了出来,暗示他吸取过去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当初武则天当政后,就开始大肆迫害李唐宗室,唐玄宗的生母窦德妃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被武则天迫害致死后连尸体都没找到。

 这盆冷水把唐玄宗浇醒了,打消了立武惠妃为后的念头。

 眼看到手的皇后瞬间鸡飞蛋打,武惠妃的心理阴影面积大得不可想象,这反而激发了她更高昂的“斗志”——他奶奶的,这个劳什子皇后,老娘不当了,老娘直接让儿子做太子!

 要让儿子登上太子之位,当然首先得搞掉现在的太子,而在她看来,搞掉现任太子的条件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就是:当她获得皇上专宠后,分别生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全部失宠,这几个可怜虫的儿子难免没有怨言,只要抓住他们的把柄来一个诬告,不愁大事不成。

 咸宜公主和驸马杨洄自告奋勇地充当了她的帮凶,他们像狗一样,整天去嗅太子李瑛身上的“异味”,尤其是驸马杨洄,把这件事情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向武惠妃汇报:太子最近和鄂王光王过从甚密,三人经常在一起说皇上的坏话。

 武惠妃立即去见唐玄宗,哭了个梨花带雨,哭了个肝肠寸断,没有臣妾的日子里,皇上您要多保重啊,唐玄宗还以为她得了绝症呢,谁知这个女人接下来说的一番话,比她得了绝症还令唐玄宗震惊:太子见臣妾受宠,整天和鄂王光王密谋,想害死臣妾母子,他们还说了很多皇上您的坏话,很恶毒,恶毒得臣妾都不敢跟您说!

 盛怒之下的唐玄宗,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即废掉太子,第二天就跟宰相张九龄提了出来,张九龄马上表示反对。

 这么大的事,皇上你可不要乱来,弄得不好后果会很严重,太子和鄂王光王等诸王一直未离深宫,日受圣训,大臣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大过,陛下若轻易听信某些人的无稽之谈,草率决定废立之事,势必铸成大错,何况太子乃天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陛下如果一心想废太子,臣绝不奉诏!

 这时候的唐玄宗虽然已经被感情左右,但废立太子确实是国家大事,没有宰相认可,他也不敢也不能霸王硬上弓。

 除了张九龄,力保太子的还有不少大臣,这反而使唐玄宗产生了恐惧:这么多人和太子搞在一起,对皇权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吗?

 张九龄力保太子,激活了一个潜伏的敌人李林甫,当初唐玄宗准备任命他为宰相,曾遭到张九龄反对,李林甫从此对他恨之入骨,摸透了唐玄宗心思的李林甫趁机进献谗言,导致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取而代之。

 早在这之前,李林甫就已于武惠妃沆瀣一气,表示要助她一臂之力,“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这个寿王,也就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

 那时的李林甫不过是个黄门侍郎,即使想帮武惠妃也有心无力,如今大不一样了,成为宰相的他说话也有分量了,暗示武惠妃可以行动了。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驸马杨洄向武惠妃报告:太子和鄂王光王与太子妃之兄薛锈密谋造反,只是目前还没有证据。

 于是武惠妃设了一个计,派人去对上述三位亲王说宫里有贼,请他们帮忙抓贼,那三个傻小子竟然毫不怀疑其中有诈,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既然是抓贼,当然不能赤手空拳,得带武器。

 请来三个傻小子后,武惠妃马上去找唐玄宗,陛下赶紧去看看吧,太子等人反了,带着武器闯进宫里来了!

 唐玄宗派人去看,正好碰到带着武器进宫抓贼的三王,他马上去找李林甫商量,李林甫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等外人无权干预,您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这话可谓阴险之极,因为他明白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句看似没有态度的表态,直接把三王推向了断头台。

 唐玄宗当即宣布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

 半个月后,被废为庶人的李瑛兄弟仨,被同一天赐死在长安城东一家驿站,唐玄宗也因此而成功地戴上了“史上最冷血皇帝”的桂冠。

 虽然害死了太子李瑛,不过武惠妃的计划并没有实现,她反而因此丧命。武惠妃做贼心虚,害死太子三人后,疑神疑鬼,惊惧成疾,居然一病不起,在那一年也一命呜呼了。随着武惠妃的死,她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唐玄宗并没有立寿王李瑁,而是立李亨为太子,即唐肃宗。

 唐玄宗为什么会这样做呢?那是因为唐玄宗太留恋他的皇位了!

 别的不说,就说他一天之内杀掉三个儿子,其中还包括已经立为太子的李瑛,就可以证明,为了皇位,他完全没有起码的人伦人性。

 虽说这三个儿子是武惠妃诬告他们造反。唐玄宗也算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难道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力吗?毫无征兆,带个武器进宫就是造反,这怎么可能呢?而且,唐玄宗很容易就判断出儿子们是不是造反,因为他只需要把儿子们隔开审讯,如果儿子们说的都一样,肯定就没有撒谎。但最终他没有这样做,基本上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三个儿子废为庶人。废为庶人也罢了,后来又把他们同时杀掉。唐玄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唐玄宗太迷恋皇位了,他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他宁愿错杀一千,不愿放过一个。就算是自己儿子,他也要这样。

 

本文标签: 唐朝唐玄宗
版权声明:

《“史上最冷血皇帝”一天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做?》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17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