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后宫秘史 >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20年,却是红颜薄命的一生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20年,却是红颜薄命的一生

时间:2022-05-30 16:21:4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66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玉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我国古代历史当中出过很多的美女,作为大唐盛世时期的一大美女杨玉环,她的人生历程在中外历史中都是罕见的。她的长相倾国倾城、唐玄宗对她也是非常的宠爱,最后不管是是香消玉殒还是远渡东瀛,这么多年来,给大家留下了无数悬念及谈资,而她也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

 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曾经宠爱武惠妃多年,和对杨玉环的宠爱不相上下,相传杨玉环与武惠妃有很多地方都极为相似,武惠妃死后,高力士见唐玄宗终日失眠魂不守舍,在这时,杨玉环入宫了。有一天,唐玄宗突然下旨,令儿媳杨玉环出家为道士,朝里朝外都极为震惊。杨玉环出家不多时,便开始了她的的盛宠生活。

 杨贵妃相貌真的很美,有人说唐玄宗之所以宠爱杨贵妃,看重的就是她的花容月貌,在之后的十多年中唐玄宗对杨贵妃专宠如一,所以仅她的美貌并不是唐玄宗喜爱杨贵妃的唯一理由,杨贵妃虽然容貌出众,但后宫中的佳人成千上万,唐玄宗之所以对杨贵妃的爱如此沉醉,主要还是两人在交流上、情感上的不谋而合。唐玄宗爱好音律,杨贵妃恰好对音律十分有研究。杨贵妃非常擅长曲艺。此外,杨贵妃还乐于写诗。多才多艺。

 杨贵妃想吃荔枝,唐玄宗便派人千里取荔枝,只是杨贵妃并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那些荔枝,是浸泡着无数人的血汗和辛劳而来的,引起了无数的批判。其实荔枝作为贡品并不是唐代所缘起的,东汉就有这一说法了。古时汉和帝看了这篇奏折,就下令禁止荔枝作为贡品了。唐玄宗不但不借前车之鉴,反而变本加厉,导致劳民伤财,大唐盛世的名誉都被败坏了,这就为大唐的衰落埋下了祸根。更过分的是唐玄宗不但专宠杨贵妃,还把杨贵妃的三位姐姐都分别封为夫人。杨玉环的兄弟们均都封为高官。唐玄宗还把各方进献而来的贡物毫不吝啬地赏赐给了杨氏家族。在当时的权贵官野中没有谁能比的过杨氏一家的了。唐玄宗对杨氏家族到底纵容到哪种地步,有件事可一探究竟。

 据史书记载,在唐朝的一次上元节中,杨氏家族的人正在长安城里闲逛,在长安城西门和广宁公主发生了争执,杨家的仆人在争斗过程中误伤了广宁公主,驸马为了救驾被仆人打伤了,事后广宁公主向玄宗哭诉,可唐玄宗只把杨家的仆人给下旨杀掉了。从此以后杨家的人更为嚣张跋扈了,出入城门都没人敢阻拦。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因为立过大功,而成为了唐太宗身边的大红人,唐太宗让杨玉环和安禄山结为异性兄妹。安禄山为人十分狡诈,善于阿谀奉承,而且早就有了谋朝篡位的心思。他坚持要认杨玉环做自己的干妈,想以此办法来骗得唐玄宗的信任,这样既可以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又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到了公元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安禄山带兵攻打长安城,唐兵大败,唐玄宗逃出长安城,经过马嵬驿的时候以太子李享为首的唐朝将士借故除掉了杨国忠等人,包围了唐玄宗所住的驿馆,要求唐玄宗下旨处死杨玉环,他们一致认为安史之乱是因杨玉环引起的。唐玄宗为了保命无奈之下只得下旨处死了杨玉环。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玄宗曾派人去寻找过杨玉环的尸体,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

 关于杨贵妃的死,后世有多种传说,说她当时并没有死,而是逃跑了。兵变的士兵杀死她的堂兄杨国忠后,杨贵妃感到自己也必死无疑,她借故临死前去拜佛,最后逃生。后人传说贵妃没死,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吧。

 

本文标签: 杨玉环唐朝
版权声明: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20年,却是红颜薄命的一生》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612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