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历史上孙权是于何时称帝?周瑜、鲁肃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上孙权是于何时称帝?周瑜、鲁肃扮演着什么角色?

时间:2022-05-30 16:07:07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66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曹丕公元220年篡汉称帝,刘备紧接着在221年在成都称帝,而孙权则是一直“隐忍”到了公元229年才称帝。虽然孙权最晚称帝,但周瑜鲁肃两位“野心家”,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已经有辅佐孙权称帝的计划。

  周瑜——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

  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江表传》

  这段记载出自《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意思是说孙权称帝时,对公卿百官说:“如果不是周公瑾,我是不可能称帝的”。周瑜210年去世,当孙权称帝时,周瑜已去世19年了,而孙权能这样说,可见周瑜对于孙氏立国江东的谋划与贡献。

  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的文武全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肚鸡肠。周瑜辅佐孙策扫平江东六郡,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江陵之战逼走曹仁,绝对算得上一代英才,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周瑜的贡献,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周瑜对江东立国的谋划。

  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三国志·鲁肃传》

  这段记载出自《鲁肃传》,周瑜与鲁肃交好,当时鲁肃的好友刘子扬劝说鲁肃投奔巢湖大盗郑宝,鲁肃准备前往。结果周瑜已经提前把鲁肃的母亲送到了吴地,周瑜为了劝说鲁肃投奔江东,说了这样一番话:

  当初伏波将军马援回答光武帝刘秀:当今天下,不只是君择臣,臣亦择君。现在江东孙权招贤纳士,而且我听有智慧的长者秘密谈论,承接天命代替刘氏的,一定会兴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奠定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

  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之时,我刚体会到这个道理,你不需将刘子扬的话放在心上。鲁肃听从了周瑜的劝说,于是和周瑜一起南下江东,投奔孙权(当时孙策已死,孙权初执掌江东)。

  我们看周瑜劝鲁肃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要知道当时才是公元200年,天下局势尚未明朗。而周瑜已经有了自东南兴起帝业的谋划,袁术称帝后迅速灭亡的局面看来没有让周瑜产生什么感觉。而鲁肃一听周瑜这么说,估计一下子感觉遇到了知音……

  鲁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三国志·鲁肃传》

  看来孙权称帝时,发表“获奖感言”不止感谢了周瑜,也感谢了鲁肃。孙权对公卿大臣们说的是:“当初鲁肃早已经谋划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他实在可以说是对时势最为清楚的人。”孙权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鲁肃第一次见面就给孙权规划好了称帝路线。

  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

  周瑜把鲁肃“忽悠”到了江东,极力向孙权推荐鲁肃,于是孙权立即召见他,两人之间的对话有人称为“塌上对”,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要了早了七年的时间。我们来还原一下两人当时的对话:

  孙权:“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私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

  “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

  孙权又说:“我如今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非我所能及。”年仅18岁的孙权或许是在掩饰什么,或许真的如他自己所说没有想得那么远,但鲁肃的战略宏图却真的是让人非常惊艳!

  鲁肃根据当时局势为孙权量身定做了“称帝战略”:第一步,鼎足江东,与曹操、荆州三分天下;第二步,攻取荆州,进取益州,全据长江;第三步,称帝建号与曹操争夺天下。不得不说,鲁肃是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的战略家,其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与预测,真的是一般人很难做到。

  公元208年,曹操在南征荆州之后,把目光投向了江东。面对曹操的威名与几十万大军,江东群臣大多数都建议投降,为何只有鲁肃、周瑜认为不能投降曹操?除了各种客观原因,投降曹操与两人辅佐孙权称帝的谋划不符,所以他们极力主张抵抗曹操。

  受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夺取天下的影响,当时的有志之士的最高志向就是能够追随一位明主,逐鹿中原定鼎天下,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从龙之功”。如萧何韩信邓禹等那样,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开国功臣,所以周瑜、鲁肃有这样的志向,其实并不奇怪!

本文标签: 孙权三国
版权声明:

《历史上孙权是于何时称帝?周瑜、鲁肃扮演着什么角色?》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873.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