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后宫秘史 > 身为一名皇后,羊献容为什么被废了五次?

身为一名皇后,羊献容为什么被废了五次?

时间:2022-05-28 15:51:04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羊献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这个最牛的皇后叫羊献容。

 羊献容出身世家大族,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朝中显赫的重臣,她亦生得娇艳可人。

 公元300年,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好权乱政,竟把阻碍她夺权的太子司马遹给诛杀了。结果,野心勃勃的司马伦找到起兵的机会,在毒死贾南风后,掌控了朝中军政大权。

 由于羊献容的外祖父和司马伦的宠臣孙秀同族,私交极厚。因此,在孙秀的推荐下,司马伦把羊献容立为晋惠帝的第二个皇后,以达到控制晋惠帝后宫的目的。

 不过,比起贾南风曾经在朝中呼风唤寸的威风,羊献容的命运,别提有多悲惨了。

 不久,司马伦搞了一出“禅让”的大戏,让晋惠帝做了“太上皇”,而他则坐上了皇帝之位。

 司马伦的行为,自然让各路诸侯不服。于是齐王司马冏联合其他诸侯王,发兵攻打洛阳,司马伦兵败,只得宣布退位。

 在司马冏的支持下,晋惠帝得以复辟,羊献容好歹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但是宗室之乱还在升级,诸侯王之间你争我夺,因此羊献容的命运,也起起落落。

 羊献容第一次被废,是在304年2月,当时长沙王司马乂战败后,成都王司马颖上表,将羊献容废为庶人,并把她幽禁在金镛城。

 同年7月,东海王司马跃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兵败被废后,羊献容得以复立为皇后。

 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迅疾率兵攻进洛阳,尚未恢复元气的司马跃不敌,于是晋惠帝又落到张方的手中。

 张方为了胁迫晋惠帝迁都长安,断然废掉了才恢复皇后之位不久的羊献容,并再次把她幽禁在了金镛城。

 待晋惠帝迁都后,张方在自封中领军、录尚书事和京兆太守等军政重职,掌握了朝政大权后,这才又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之位。

 公元305年,张方再次废掉了羊献容的皇后之位。

 同年,立节将军周权打败了张方,于是羊献容得以复位。

 仅一个月不到,洛阳县令何乔又打败了周权,于是羊献容再次被废。

 司马颙尽管让晋惠帝封他做了太宰,但他却从羊献容的几次废立中,意识到这个女人由于出身高贵,因此才会不断有人帮助她恢复皇后之位,所以司马颙为了消除隐患,以晋惠帝的名义下了诏书,说羊献容为奸人多次所立,应该处死。

 然而,大臣们都非常同情羊献容的遭遇,不光迟迟不忍下手,司隶校尉刘暾与尚书仆射荀藩、河南尹周馥等人还冒死谏言,替羊献容求情。

 司马颙勃然大怒,于是,将这些替羊献容求情的人抓捕入狱。这样一来,事情闹得很大,在舆论的帮助下,羊献容才逃过一劫。

 公元306年,对司马颙不满的司马越,联合诸侯王们再次讨伐他。攻陷长安后,司马越迎回晋惠帝,羊献容也得以恢复皇后之位。

 可是,平稳的生活不到一年,晋惠帝却被毒杀了。

 紧接着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继承帝位,羊献容被司马炽尊为惠帝皇后,并把她移居弘训宫中,从此她幽居深宫,再也没有人注意她的存在了。

 但是,羊献容的命运并未因此停顿。

 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不仅把晋朝摧残得国力大损,彼此也大伤元气。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见有机可趁,于是纷纷攻入中原。

 公元311年,前赵将领刘曜率兵攻陷洛阳,司马炽被俘。身居深宫的羊献容却因姿色过人,被刘曜占为己有,并对她宠爱之极。

 公元318年,前赵发生靳准之乱,刘曜率兵平定后,夺得了帝位,次年便将羊献容封为皇后。

 有一次,刘曜问羊献容:“吾何如司马家儿?”

 羊献容说:“胡可并言?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有一妇一子及身三耳,不能庇之。贵为帝王,而妻子辱于凡庶之手。遣妾尔时实不思生,何图复有今日。妾生于高门,常谓世间男子皆然。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

 羊献容的意思是说,这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陛下是开国之明君,他是亡国的昏君。他虽有老婆孩子,可是他不光庇佑不了我们,就连他自己他也无法庇佑。我那时候虽说贵为皇后,可是却屡受凡夫俗子们的羞辱。我都不想活了,谁知道会有今天呢!我生于名门贵族,以为世间男子不过如此,但自从侍奉陛下后,才知道天下还真是有伟丈夫。

 这番话的确是羊献容的肺腑之言,刘曜听后大为感动,从此愈发宠爱她,并将羊献容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

 公元322年,备受宠爱的羊献容走完了她一波三折的人生,刘曜在悲痛中厚葬了她。

 

本文标签: 羊献容晋朝
版权声明:

《身为一名皇后,羊献容为什么被废了五次?》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75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