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乡村野史 > 关羽、庞德谁的武力更胜一筹?于禁、关平的反应说明一切!

关羽、庞德谁的武力更胜一筹?于禁、关平的反应说明一切!

时间:2022-05-28 15:42:19

 关羽庞德谁的武力更胜一筹?于禁关平的反应说明一切!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按照民间的说法,关羽武力排名第四,在他前面只有吕布典韦马超三人,庞德排在十名开外,落后关羽八九个身位,差距不可谓不大,但在演义里,绝非如此。

 演义里的庞德,是魏国唯一一个被作者罗贯中高估的武将,其武力上限直追吕布、马超,武力下限也是许褚、关羽,怎么说呢?

 庞德作为马超的一个副将,一出场的表现就比较亮眼,潼关大战,庞德马陷土坑,动弹不得,看着曹军如潮似浪冲杀过来,庞德大喝一声,跳出土坑,步行提刀,杀数十人,逃出升天,曹兵居然追之不及,一个猛将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了。

 阵前单挑,面对曹军顶级武将夏侯渊徐晃张郃、许褚的车轮战,庞德与夏侯、徐、张三员大将都斗了数合不等,最后又与许褚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四将都在曹操面前夸赞庞德好武艺,要知道以许褚性格,即便马超、关羽,他都看不起,唯独夸赞庞德好武艺,由此可见庞德武力之强,其武力下限就是许褚,如果不是,为什么曹操要安排车轮战法?如果不是,许褚凭什么夸赞庞德呢?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武将单挑之上,那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领兵攻打樊城,曹仁告急,曹操令于禁为主将,庞德为先锋,提七支精兵来解樊城之危。

 庞德抬棺绝死战,意在激励自己,与当年项羽的破釜沉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历来为人津津乐道。

 有网友说,庞德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凭空增加不少气力,这是妄断,就像有人说许褚脱光衣服,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有利于武力的超常发挥一样,都是妄断,一厢情愿的说法,不足为据,如果脱光衣服可以增加武力,为什么许褚大战吕布、典韦之时不赶紧脱光以便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呢?

 事实情况是许褚有必胜马超的把握,才敢孤注一掷,脱掉衣服,亮出杀手锏,事实证明,许褚的策略是正确,因为拗断了马超的枪杆,拿着有枪头的一边,对马超构成了绝对的威胁,所以马超才会惊魂未定地说道:吾观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

 回到关庞之战,庞德之所以敢为关羽备好棺材,是因为对自己的刀法有十足的把握,而事实的情况也证明,庞德武力其实还在关羽之上。怎么说呢?有两点迹象表明,庞德占据优势,而关羽处于劣势。

 第一点迹象:庞德与关羽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后用弓箭偷射关羽成功,差点成了大功,于禁一边观战,害怕庞德建功,所以鸣金收兵,从于禁急于鸣金收兵来看,庞德武力应在关羽之上,关羽一百回合,虽然战平庞德,但一直处于下方。

 第二点迹象:一旁观战的关平、周仓二将,一直为关羽提心吊胆,眼看关羽不敌,慌忙杀出助战。关羽归寨后说道,此人刀法惯熟,真吾敌也。另外庞德出征前,曹操也说过,关羽纵横华夏数十年未逢敌手,今遇令明(庞德表字),真其劲敌也。

 从于禁的反应来看,庞德武力应在关羽之上,从关平、周仓的表现分析,关羽武力不如庞德,从关羽的感叹和曹操的赞扬来说,庞德武力不低似关羽。

 又有网友拿年纪说事,认为关羽年纪大了,武力处于下滑状态,所以打不赢庞德。但在演义里,罗贯中根本就不考虑年纪问题,70岁的黄忠也可以战平50岁的关羽,难道说关羽武力不如黄忠?

 其实小编以为,年纪根本不是问题,年纪大,也就意味着战场经验更加丰富,在讯息万变的古战场上,经验有时候比武力本身更重要。

 

本文标签: 三国庞德
版权声明:

《关羽、庞德谁的武力更胜一筹?于禁、关平的反应说明一切!》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576.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