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汉朝历史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 刘秀又是怎么对待西汉宗亲的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 刘秀又是怎么对待西汉宗亲的

时间:2022-05-28 15:35:25

  对东汉和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建立东汉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西汉的灭亡和其他王朝的终结截然不同,这个截然不同,还导致了西汉灭亡后,宗室的遭遇和其他王朝也存在不同。

  那么,西汉灭亡后,西汉宗室具体有哪些待遇?并且,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宗室的?这一切可谓说来话长。

  图片:刘秀建立东汉称帝剧照

  一、西汉的灭亡

  西汉的灭亡,从某个角度来说更是一种民意的体现,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可谓绝无仅有,不过,根据民意上台的王莽并没有治理好帝国,而是辜负了民意。最终,新莽朝廷被推翻,新的政权以汉的名义继续存在,这便是东汉。

  1、汉武帝的弄巧成拙

  其实,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西汉王朝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王朝,因为此时的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二千年的积累,这两千年的积累同时也是两千年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让刘邦不得不慎重对待刘家天下的治理问题。

  对于刘邦来说,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危害,他都是了解的,秦始皇因为在庞大帝国的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导致秦朝廷的指令不能及时传达到地方,最终迎来了秦朝的灭亡。

  图片:秦朝帝王跪迎刘邦进城剧照

  换句话说,即便是历史上不曾存在陈胜吴广这样的人,按照当时的条件和秦朝的体制,秦朝的灭亡也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分封制的结果,则意味着随着诸侯的力量越来越强,天子的地位迟早会被威胁。

  于是刘邦想出了一个折中的策略,那就是同时推行分封制和郡县制,不过,诸侯的封国可以酌情取消。事实上,从汉高祖时代开始,到汉武帝时代,汉朝被取消封地的诸侯不计其数,很多诸侯传到第二代的时候,就被西汉皇帝找理由取消了封地。

  不过,刘邦得以称帝,是基于秦末诸侯反秦反楚的基础上,刘邦是功劳最大、德行最好的,因此得以被推举为皇帝。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为了神化自己,需要重新寻找刘家掌权的合理性,最终,五德终始理论被汉武帝看中。

  五德终始理论认为: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五行属性,所以朝代之间会互相更替,这个理论解释了西汉取代秦是天意,因此汉武帝十分受用,不过,汉武帝没想到,这个玩法让自己弄巧成拙。

  2、西汉的衰败

  西汉在汉成帝在位后期,出现了严重的衰败,当时的汉朝可以用生灵涂炭来形容,整个汉朝陷入了严重的内乱状态,百姓因为饥寒交迫而对西汉朝廷不满,甚至地主乡绅也觉得西汉皇帝的很多政策,损害了自己的势力,因此,纷纷认为西汉朝廷气数已经没了,并且援引五德理论,认为西汉应该退位让贤了。

  起初汉哀帝在位期间,对这套理论一度认可,并表示打算禅位给宠臣董贤,不过,汉哀帝时候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打算打压这套理论,不过,没等镇压下去这套理论,汉哀帝倒先去世了。

  汉哀帝去世后,西汉朝廷的局面可以用孤儿寡母当政来形容,而王莽则利用西汉朝廷虚弱的这一特点,在天下人心的支持下,取代西汉,自立为皇帝,建立新莽王朝。

  图片:汉哀帝去世资料截图

  3、西汉宗室的待遇

  由于王莽取代西汉皇帝的皇位,类似于后世欧洲的“光荣革命”,因此王莽对于西汉宗室的态度十分友善,并没有迫害他们,只是废掉了他们的爵位而已。其实,和后世相比,王莽的行为可以用菩萨心肠来形容了。

  在后世,北魏灭亡以后,北齐王朝曾对北魏宗室进行灭绝活动,很多北魏宗室为了躲避灾祸,不得不采取改姓的手段,来应付北齐朝廷的迫害。

  明代灭亡时,由于明代王爷的黑历史太多,因此农民起义军和后来的八旗军,针对明代宗室上演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屠杀,在大屠杀中,明代宗室几乎被杀戮一空,而王莽,完全善待了西汉的宗室。

  二、东汉的建立

  王莽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作为一个谋朝篡位的权臣来说,应该十分的清楚人心和社会生态,否则就不应该干下谋朝篡位这个事,但是王莽的奇怪之处在于:王莽是谋朝篡位者的同时,似乎又是一个无知愤青。

  1、王莽的任性折腾

  西汉原本的社会矛盾,在王莽时代并没得到任何解决,流民依旧需要耕种的土地,豪强仍然不愿意让渡手里的利益给王莽朝廷。因此,王莽朝廷从开张不久以后,就和豪强之间关系紧张。

  最终,这种紧张关系导致了流民起义,而豪强也趁机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割据一方,甚至暗中篡夺农民起义的领导权,一时间,王莽政权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奉行和豪强共同治理天下的政策,东汉朝廷对豪强在地方的特权采取默认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妥协,而刘秀采取这样的政策,很大程度是王莽的胡乱折腾导致亡国,给刘秀带来的发。

  图片:流民起义剧照

  2、东汉对西汉宗室的态度

  西汉宗室纷纷利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前去接手农民起义的领导权,并且也得到了不少豪强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汉宗室刘玄一度推翻王莽,建立玄汉政权,而随后不久,玄汉政权被推翻,刘秀则利用混乱的局势,建立了东汉政权,并逐步完成了一统。

  刘秀选择用汉作为国号,无非是因为自己西汉宗室的身份,不过,东汉事实上是一个新生的政权,和西汉的关联性并不大。

  东汉建立前两年,西汉事实上的末代皇帝刘婴(按:西汉灭亡时,刘婴没取得皇帝尊号)还尚在人世,但是刘秀漠视刘婴存在,也表明了自身对西汉的态度。

  因此刘秀登基后,虽然承认西汉宗室也是东汉的宗室,但是,西汉宗室的爵位却没被恢复,刘秀按照个人亲疏关系,重新册封了爵位。

本文标签: 西汉东汉
版权声明: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 刘秀又是怎么对待西汉宗亲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510.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