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乡村野史 > 王昭君真的忍辱下嫁了父子三人吗?只为维护两国和平

王昭君真的忍辱下嫁了父子三人吗?只为维护两国和平

时间:2022-05-27 16:42:2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66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昭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古代历史时实期中的女子大多是弱势的 一方,无法选择的自己的出身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轨迹,出生在普通百姓家的寻常女子成人后无非是要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庸碌一辈子。出生在皇宫内的生来是公主从小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但是也免不了要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这一点看她们其实是悲哀的。在历史汉元帝时期一个拥有倾城之姿的容貌,为了两国之间的和平远赴塞外。

 王昭君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绝美的脸蛋容貌让女子艳羡。在公园52年出生于南郡姊归县宝坪村,昭君是父亲老来得女疼在心尖尖上的掌上明珠,从小就很聪慧特别是弹得一手好琵琶再加上长得好看在当地的十里八村都是出名的妙人。因此在公园36年汉元帝想选秀扩充自己的后宫时,王昭君作为村里有名的村花奉诏进宫,没办法昭君只能伤心的告别自己父母。一般进宫的女子没召见给皇帝时基本的都是宫女的身份 ,昭君就这样等了好几年也没有见到皇帝本人,内心不免有些埋怨。

 要知道在古代本就是多事之秋的时代,时不时的就要打仗扩充领土,一些小国为了寻求大国的庇护或者是为了维持两国的和平时国家之间就会和亲。赶巧的是在公园33年的时候北方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汉希望两国能够和谐相处, 还想跟汉朝联姻来联系两国的关系。汉元帝自然是高兴的可要是让自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又有些舍不得,于是召集后宫中所有宫女让画师给这些人画人物像打算找个差不多的女子代替公主出嫁。

 这些女子以为要飞上枝头了于是乎这些女子争相的给画师塞银两把自己画的漂亮些,这时只有昭君因为对自己的容貌很有自信也就没给这画师钱对其讨好。要说小人常戚戚呢,这画师就故意丑画了王昭君,在其脸上画了一个痦子,在汉元帝挑选画像时好看的他又想留着,就这样在众多画像 中挑了个资色平平的女子也就是被画丑的昭君去匈奴和亲

 王昭君得知此事后没哭也没闹自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就接受了,在单余辞行,昭君的倾城之貌被皇帝看见,心中大惊自己的后宫居然有这般好看的女子,自己却不知道心中顿时懊悔,可是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美人走远。据说皇帝回宫后看着昭君丑陋的画像非常气愤,知道画师骗了自己后处罚了他。

 王昭君-杨幂饰 她的 一生就这样奉献给了匈奴的三个血缘关系的人

 昭君跟随单于千里迢迢来到匈奴后就开始了她的边塞生活,而单于看着自己这么美貌的妻子也觉得占了大便宜对昭君也是很宠爱的,平静的生活了三年还跟单于生了个儿子。但是三年后丈夫去世昭君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单于死后昭君在匈奴没有了能依靠的人 ,于是想着写信给皇上允许自己回归,没想到这一请求被皇帝驳回,言明既已出嫁匈奴就要随着制度走,而匈奴的制度是丈夫死后妻子要嫁给长子,昭君一个女子本就没有反抗之力只得在命运的安排中嫁了长子复株累单于。

 俩人的婚姻也算和谐,其实复株累单于是喜欢昭君的毕竟长得美, 就这样俩人之间有了10多年的婚姻,昭君为其生了2个女儿,本以为就这样能安稳一生,没想到10多年后二任丈夫复株累单于去世了,按照匈奴的变态制度这时的昭君要再次嫁给新任的搜谐若鞮单于,为了大局昭君再次隐忍下嫁一起生活了10余年之久,也为其生了两个女儿。

 一个女子远赴家乡故土千里去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在这期间没有因为国家的不理睬而放弃自己的职责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柔弱结束自己的生命,就连婚姻都是忍辱嫁给三个人昭君无疑是伟大的。然而昭君最重要的创举是在匈奴的这一生不光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更是维护了两国之间长达60年之久的 和平,在匈奴她更是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受匈奴人民的敬仰,这样一个女子是让所有人钦佩的。也是值得到现在还被我们所记得,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湮没她的传奇。

 

本文标签: 王昭君汉朝
版权声明:

《王昭君真的忍辱下嫁了父子三人吗?只为维护两国和平》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259.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