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唐玄宗当初十分厚待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唐玄宗当初十分厚待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时间:2022-05-27 16:38:13

  今天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66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受到唐玄宗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发动兵变?

  安禄山本来还是比较忠诚的,也想走传统的出将入相流的,在边镇立功,然后去长安做安享富贵。奈何安禄山虽然军功够了,但是却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一群朝臣看他不顺眼,压制敌视,唐玄宗也不好与群臣相违,于是为了奖赏安禄山,让他多领了几个军镇。这么一来就拖了不少时间,到后来安禄山反唐前自己也在想办法派人在长安活动,想去长安做官,但一直没能成功,反而令安禄山在军中威望大增。

  结果后来唐玄宗为了试探安禄山是否忠诚,召安禄山来长安,安禄山以为唐玄宗这是准备让自己去长安享富贵,于是开心地跑到唐玄宗面前,结果却很失望。自己被卡在节度使的位置上,而手下一帮人还眼巴巴地看着想上去,于是这才起了反叛的心思。但是考虑到自己虽然按照唐代来说算是汉人一代,但本质上还是胡人一代,万一自己起兵手下有将领为了升上去把自己砍了,自己就完了,所以开始逐步在军中搞一部分番将替换,与自己的汉将亲信搞制衡,近卫将领换了免得反叛。

  其实本来安禄山的身体状况就有些不好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没几年,安禄山就病奄奄一息,要是再拖个几年,安禄山自然去世没准还能混个大唐忠臣的好名声,但即便如此,手下的田承嗣之流的边军依然支持他,可见安禄山的反叛很有可能本身就顺应了边军很多人的意思。甚至薛仁贵的孙子薛嵩、薛岌他们都跟着安禄山,难道有河东薛氏的暗中支持?

  所以这种看法认为,安禄山之所以反叛,是由于李、杨为代表的群臣想打压安禄山,令唐玄宗破坏了出将入相的传统,安禄山上升通道被堵死,而下面的将领又想升上去,毕竟大家都不想永远在边境苦寒之地与蛮夷苦苦鏖战。于是安禄山察觉到这样下去,自己可能就成了下面将领的挡路石与发泄口,在对唐玄宗最后的期望转为失望后,索性借助边军的集体意志直接反叛。

  均田制是与府兵制相配合的经济制度,但任何王朝建立都难以避免土地兼并的总趋势,均田制崩溃不可避免,这使府兵失去闲暇,难以自备武器,大量逃逸,不能承担兵役。事实上,募兵制建立的目的并不是减少军费开始,由于府兵本就义务服役,而募兵则需要军饷。在府兵大量逃逸的背景下,朝廷为了继续维系规模庞大的大军才转向募兵制。

  安史之乱发生不应简单从安禄山、李隆基、杨国忠等人互动关系的视角去分析,应当关注天宝年间的结构性问题:1.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形成军镇是安禄山一呼百应的前提;2.玄宗财政改革造成了士绅与朝廷的离心力;3.科举官僚与贵族官僚在开元间长期内耗,但保持了朝政的动态平衡,李林甫等贵族一方占据上风避免纷争,但无法阻止李、杨等人滥用权力;4.北齐以来,河北与关中长期存在离心力,为安禄山所利用。安史之乱是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诸如募兵制改革、贵族官僚当政等重要因素,失去任何一个,安史之乱都不可能爆发。

  唐代体制革新,文武并进,民族风气锐意进取。不过,唐代的体制也是一锤子买卖,能结出灿烂的果,但是也必然凋零,安史之乱就是唐代必然结果。府兵制崩溃,原本关中一家独大的强干弱枝格局无法维持。国家疆域辽阔,统治成本很高,朝廷只能赋权地方。在辽阔的国土上多民族纷繁复杂,地方上必须以武力为重,藩镇建立难以避免。

本文标签: 安禄山唐玄宗
版权声明:

《唐玄宗当初十分厚待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14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