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历史上刘宗敏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刘宗敏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2-05-27 16:35:32

  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原为锻工。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猛将,此人最开始是陕西蓝田的一个铁匠,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后,作战勇猛,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刘宗敏为人凶残狠毒,杀人无数。

  李自成攻进北京之后,准备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为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导致吴三桂降清,随即,吴三桂勾结清军,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导致李自成退出北京,兵败身亡。

  如果刘宗敏不霸占吴三桂的爱妾,吴三桂也不会勾结清军,所以,是刘宗敏坏了李自成的大事,那么,刘宗敏最后是怎么死的呢?他是被斩首的?还是被绞死的?

  刘宗敏是打铁的出身,追随李自成后,深受李自成的信任,在李自成最危难的关头,刘宗敏帮助李自成东山再起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兵败,被明军围困在巴西、鱼复山中,弹尽粮绝,山穷水尽,李自成准备自杀,但被其养子劝阻了。

  当时,很多人看大事不妙,都投降了明军。在这种情况下,刘宗敏也准备投降明军,李自成到了一个破庙里,对身边的刘宗敏说,人们都说我会当天子,现在,我来占卜一下,如果不吉利,你们就杀了我,带着我的首级去投降明军,刘宗敏答应了。结果,李自成占卜了三次,三次都是大吉,刘宗敏回来,就杀了他的两个妻子,对李自成说,我誓死追随你。

  因为刘宗敏做了榜样,军中士气大振,很多人都杀了妻子,誓死追随李自成,李自成的信心被重新点燃,于是,李自成率军烧毁辎重,轻装上阵,从郧县进入河南,很快,又发展了数万军队。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官军围自成于巴西、鱼复诸山中,自成大困,欲自经,养子双喜劝而止。贼将多出降。刘宗敏者,蓝田锻工也,最骁勇,亦欲降。自成与步入丛祠,顾而叹曰:“人言我当为天子,盍卜之,不吉,断我头以降。”宗敏诺,三卜三吉。宗敏还,杀其两妻,谓自成曰:“吾死从君矣。”军中壮士闻之,亦多杀妻子愿从者。自成乃尽焚辎重,轻骑由郧、均走河南。河南大旱,斛谷万钱,饥民从自成者数万。

  李自成东山再起之后,一路攻占,最终打进北京,进入紫禁城,明朝崇祯皇帝走投无路,登上煤山,上吊自杀殉国。

  李自成等人进入京城后,刘宗敏等人开始滥用酷刑,对明朝官员严刑拷打,逼他们按照官职大小,交出金银钱财。

  刘宗敏的酷刑,非常残忍,剜肉、火烧、砍手、断足,还制作了五千副夹棍,活生生地将人十指夹断,甚至,将明朝首辅魏藻德的脑袋夹碎。

  不交钱的,酷刑对待,交钱的,也会被杀死。刘宗敏在京城胡作非为,大肆掠夺,民不聊生,很多人都自杀了。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其余勋戚、文武诸臣奎、纯臣、演、藻德等共八百余人,送宗敏等营中,拷掠责赇赂,至灼肉折胫,备诸惨毒。藻德遇马世奇家人,泣曰:“吾不能为若主,今求死不得。”贼又编排甲,令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不胜毒,缢死相望。征诸勋戚大臣金,金足辄杀之。

  可以说,是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滥用酷刑,让李自成的军队失去了民心。

  这还不算,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导致吴三桂降清,勾结清军攻打农民军,让李自成彻底走向败亡。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大清。

  本来吴三桂都准备投降李自成了,走到滦州,听说爱妾被霸占,吴三桂又回到山海关,勾结清军。

  李自成大事已成,本可以安安心心地当“大顺政权”的皇帝,但却被刘宗敏这个家伙给搅乱了,李自成被清军击败,仓皇退出北京,一路败走,最终,在湖北九宫山被杀。

  那么,刘宗敏的下场如何呢?他是怎么死的呢?

  关于刘宗敏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顺治二年(1645年),刘宗敏兵败,被清军抓获后,斩首示众了。

  《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又获伪汝侯刘宗敏、伪总兵左光先、伪军师宋献策。于是斩自成从父及宗敏于军。

  另一种说法,刘宗敏于顺治二年(1645年),在武昌府突围时,中箭受了重伤,被清军抓获,因拒不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了。

  不管哪种死法,刘宗敏这个凶残狠毒的败类,都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他是断送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成果的罪魁祸首。

本文标签: 刘宗敏明朝
版权声明:

《历史上刘宗敏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099.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