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如果刘备真的复兴了汉室,刘备会退位还政给汉献帝吗?

如果刘备真的复兴了汉室,刘备会退位还政给汉献帝吗?

时间:2022-05-26 16:47:08

 如果刘备真的复兴了汉室,刘备会退位还政给汉献帝吗?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刘备骑兵的时候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也正是因为这个口号引来了不少人帮他,假如刘备真的统一了天下,他会把皇帝的位置让给汉献帝吗?

 永远不可能!我敢肯定的说,永远不可能,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刘备!乃为一代枭雄!

 刘备的帝王之志,比曹操袁绍等人来得更早,他从小就立下志愿,长大以后必定要乘羽葆盖车;可以说!做皇帝,做天下之主,是刘备的儿时的梦想,所以他岂能因为区区一个汉献帝,而放弃自己儿时的梦想呢?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参考,《三国志·先主传》

 所以!如果刘备统一了天下,他不可能让位给汉献帝;汉献帝的命运,也许会比之前更加悲惨;汉献帝在曹操、曹丕的手上,至少落了个寿终正寝;如果落入刘备的手中,恐怕他得出点什么意外,才能够显示出刘备的合法性吧!

 刘备平时喊的“扶汉除贼”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为的是师出有名,招揽天下人心,与张角的“太平道”没有本质区别;实际上,不光刘备,其他所有诸侯,他们统统都打的是“匡扶汉室,诛灭国贼”的口号,这是诸侯们惯用的政治手段;只不过刘备多了一个皇叔的身份,他口中的“扶汉除贼”看起来更加真实一点;

 刘备的扶汉,真的是扶他刘协吗?显然不是,他扶汉不假,但不是扶刘协,而是扶他刘皇叔自己;实际上刘备的野心,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

 如果仅仅看三国演义,会觉得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然而历史上的刘备野心和谋略水平都很高。

 曹操想要收拢刘备,对刘备以国士之礼相待,还称赞他是天下英雄,刘备却斩杀车骑将军车胄,背叛曹操。

 刘备与公孙瓒是好友,刘备能够立足也多亏了公孙瓒赠与的数千义从,袁绍逼得公孙瓒自焚而死,刘备不仅不思为公孙瓒报仇,反而投靠袁绍。

 刘备跟随袁绍对抗曹操,见形势不妙,不顾袁绍安危,立即跑路。

 刘璋视刘备为宗亲,邀请刘备入川对抗张鲁,刘备却设计谋杀杨怀、高沛,进而夺取益州。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曹仁在南郡血战,刘备却乘机传传檄荆南四郡,刘备从孙权手上借得南郡,却不惜兵戎相见,也不肯归还,孙权以武力收回荆州以后,刘备又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进攻孙权。

 比如,益州刘璋,刘璋待刘备如弟,刘备视之如“肉”;刘备为了壮大自己,姑且连“仁义”之名也可以抛弃;你扶汉,为什么又打刘璋呢?刘璋可是正统的汉皇后裔!你既然扶汉,就应该跟刘璋联合嘛,刘璋的本意,本来也是联合刘备抵抗曹操!可刘备怎么做的,直接转攻刘璋,结果打了三年的汉家内战,使汉家综合力量严重下滑。

 再比如,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一年之后,刘备马上就迫不及待的称帝了;当时的汉献帝可是没有死的,汉献帝比刘备还多活了十多年;刘备是怎么称帝的?他听到一个传闻,说汉献帝死了,然后为汉献帝举办了丧事,追赠为“孝愍皇帝”;汉献帝多冤枉啊,自己还没死呢!谥号就先被封好了!刘备怎么知道汉献帝遇难了?为什么世人都知道刘协被封为“山羊公”了,偏偏只有蜀汉有献帝遇难的传闻?这些难道不是刘备为了称帝,搞出来的幌子吗?

 从刘备跌宕起伏的一生经历来看,复兴汉室只是一个政治口号而已,他不和曹操妥协也是迫不得已之事,和拯救岌岌可危的汉室关系不大。

 从刘备由弱变强、逐步发迹的人生之路可以清晰地看清楚他是有个人野心的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即位称帝,即便他有能力摧垮曹魏、孙吴,一统天下,也不会让位给汉献帝刘协,而是自己取而代之。反正都姓刘,都是刘邦的血脉,天下依旧姓刘,谁做天子还不是一样?

 所以!汉献帝想在刘备这里讨到什么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文标签: 三国刘备
版权声明:

《如果刘备真的复兴了汉室,刘备会退位还政给汉献帝吗?》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506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