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后宫秘史 > 慈禧召见一个琴师入宫,去过一次后琴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

慈禧召见一个琴师入宫,去过一次后琴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

时间:2022-05-26 16:41:06

 慈禧召见一个琴师入宫,去过一次后琴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上流传着关于慈禧的故事,的确是不少,有一些是真实的历史,但是也可能有很多都是后人猜想出来的,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我们也是无从得知的。据说慈禧曾经召见过一个宫廷外的琴师但是琴师入宫之后,就再也不肯再一次入宫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位琴师再也不愿意踏入宫门?

 《清代野记》记载了一件琴工张春圃拒召入宫的事情。张春圃本是北京琉璃厂一带的琴师,他精于琴技,在京城很有名气。慈禧平时喜欢琴棋书画,听说他的名头后,便带着好奇心召他入宫,想亲自验证他的琴技究竟如何。

 按说,能得慈禧召见,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谁知张春圃却是个怪人,他跟来宣召的太监说,去可以,但绝不跪着弹。

 张春圃的理由是,他一向都是坐着弹琴,如果突然跪着弹琴,势必会影响弹奏的姿势。再说,万一跪久了,肯定影响弹琴的效果,那样就不能给慈禧弹出美妙的乐声了。

 这可麻烦了,要知道,慈禧可是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谁见了她,都得下跪。后来,袁世凯送她一辆小汽车,让司机带着她兜风后。她却要求把司机的座椅给撤掉,非要司机跪着开。

 可见,慈禧是非常注重尊卑的人。她自视为一国之主子,天下都不过是奴才。所以,不管开小汽车还是弹琴,其身份都是奴才。奴才见了主子,不下跪那就是犯上。

 不过,这次慈禧觉得张春圃的理由也说得过去,所以就答应了这个条件。待张春圃进宫后,就被安排在慈禧居住的储秀宫的西厢房里。张春圃一看,房中为他准备了七八张琴,上面全是金丝玉轴,看上去都很高贵雅致。

 可是,张春圃试过之后,却听出来这些琴全都音律有差。除了华丽富贵的外表,其实都不能算是好琴。慈禧听说后,便命太监把自己平日所用的琴给张春圃试试音,看看他合不合意。琴送来后,张春圃以指在琴弦上拨了几下,便发现琴音清丽、音质和音色都为上乘,不免连连赞叹,好琴啊!

 慈禧听说后,便命张春圃用她的琴来弹奏。张春圃正姿凝神,静心抚琴,顿时乐音婉转,潺潺铮铮,好生美妙。一曲终了后,他听得隔壁隐隐有赞美之声。

 曲间休息时,突然有个上10岁的童子闯了进来。他进来后,便用手使拨琴徽,又淘气地去拔琴轸,丝毫不消停。张春圃是爱琴之人,再说这琴是慈禧的,万一碰坏了,怕惹下事来。所以立刻制止童子说,这琴是老佛爷的,你可动不得。

 童子见张春圃拦他,使了性子,对着他横眉瞪眼。这时,童子身边的乳母大声呵斥张春圃道,你可知道他是谁吗?就连老佛爷也处处顺着他,你那脑袋不想要了吗?张春圃本是个斯文人,他再一看,乳母后面站着的一宫女,频频向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张春圃于是按下性子,不再言语。

 这天,张春圃弹完琴后,慈禧命太监向他传话,要他尽心供奉。若是表现得好,将来赏他在内务府当差,不愁不富贵。张春圃道谢后,便归家去了。没过两日,太监又来宣他入宫弹琴,谁知张春圃却托病死活不去。几次三番后,这才断了慈禧的宣召。

 按说张春圃也不富贵,他虽琴技精湛,但他却只是厂里做琴的工人,好不容易得到慈禧的青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有人问他为何不去?他说,此等龌龊富贵,不要也罢。

 后来肃亲王也邀张春圃到府中弹琴,每月给他开30金高昂的报酬。但张春圃却觉得不自由,一直想辞掉这份工钱不菲的工作。有次,正好下暴雨,天色也晚了,肃亲王留他在府中过夜。谁知张春圃却说,若不回工厂去,厂主定以为我出外嫖娼去了。

 话音一出,肃亲王好生恼怒,不光叫他立刻走人,从此后也不必再来弹琴了。张春圃见计谋得逞,欢喜得狠。张春圃因为不事权贵,在当时被人们啧啧称道,再加上他的琴技了得,大家对他钦佩之极。不过,气节高尚的人,亦如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所以,张春圃最终穷困而死。

 

本文标签: 清朝慈禧
版权声明:

《慈禧召见一个琴师入宫,去过一次后琴师为什么不愿再去了?》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999.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