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历史上史思明是什么人?唐朝的衰败跟他有何关系?

历史上史思明是什么人?唐朝的衰败跟他有何关系?

时间:2022-05-26 16:29:42

  一场安史之乱,让唐朝人数骤减,唐朝因此由盛转衰。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纵观历史,唐朝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之后的发展在世界上逐渐呈现弱势的状态,而其中主要的原因很多人都会怪罪到安禄山的头上,如果他不造反,唐朝不会衰败,自然也依旧列入世界强国之中。但实际上,安禄山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另一个人更狡猾、更狠毒,他才是导致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

  很多人都谣传安禄山为了夺杨贵妃而发动叛乱,但不管是为了杨贵妃也好,还是安禄山自己想当皇帝也好,他都没那么好命,既没得到杨贵妃,也没坐几天皇帝,因为他的儿子受不了他的暴戾而派人把他杀了。当别人在“谴责”安禄山谋取天下的时候,另一个野心勃勃之人才浮出水面,这个人就是今天的“主角”:史思明

  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发小,也是少数民族,后来靠自己独到的“骗术”换来官职,从此开了他的仕途之旅,由于他的骁勇善战,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而任命为将军,可以说他的前半生是非常顺利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精明的头脑,试想一个能靠“骗术”起家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

  安禄山死后,本来身为先锋的史思明便产生了自立的念头,而安庆绪称帝后看史思明也不顺眼,想办法要杀掉他。这时的史思明抢占先机,留守在了范阳。范阳是什么地方,是安禄山发家、起兵的地方,也就是叛军的大本营、根据地,财富自然充足,而行军打仗靠的是什么,当然是钱财,史思名这一点无疑是明智之举。

  当史思明看势头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断然选择了投降朝廷,这时候刚即位的唐肃宗欣然接受,并且还封了史思明做归义王,任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但史思明并没有就此安分守已,反倒招兵买马,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而这自然被唐肃宗怀疑,便想派人除掉他。

  《新唐书》:然思明外顺命,内实通贼,益募兵。帝知之,以其常事承恩父知义,冀其无嫌,即擢承恩为河北节度副大使,使图思明。

  本来就心怀叵测的史思明顺势就反了,杀了安庆绪后,直接自立称帝。《新唐书》:乾元二年正月朔,筑坛,僭称大圣周王,建元应天,以周贽为司马;救相州,却王师,杀庆绪,并其众,欲遂西略,根本未固,即留朝义守相州,自引还。夏四月,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自称应天皇帝。

  以上的内容完全可以看出史思明精明的政治与军事头脑,但他的毒辣的带兵手段更是让人发指,无论攻下哪个城池都是血流成河,对待部下也极为严格,有一次他的儿子史朝义没有按时完成他交待的任务,还差点没杀了自己的儿子,可见其无情。

  《新唐书》:朝义攻陕,败于姜子坂,退壁永宁。思明大怒,召朝义并骆悦、蔡文景、许季常,将诛而释之,诧曰:“朝义怯,不能成我事!”欲追朝清自副。又敕朝义筑三角城居粮,终日毕,未塓而思明至,怒不如约,辞曰:“士疲少息耳。”思明曰:“汝惜士而违我令邪?”据鞍毕塓乃去,顾曰:“朝下陕,夕斩是贼。”朝义惧。

  如此狠辣无情的史思明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怕死的儿子史朝义在将官的怂恿下杀死了自己的老爹。史朝义可没继承他老子的基因,没多久安史之乱也就宣告结束了,而唐朝也进入了衰败时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步入了战乱年代。

  《弇州崇论》中曾对史思明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评价,“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禄山上。”由此可见,安禄山只是一个叛乱的带头大哥罢了,真正对唐朝造成衰退的罪魁祸首是史思明,只是安禄山锋芒太盛,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而已。

本文标签: 史思明唐朝
版权声明:

《历史上史思明是什么人?唐朝的衰败跟他有何关系?》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84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