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刘邦被围白登山,居然是一个女人破的局?

刘邦被围白登山,居然是一个女人破的局?

时间:2022-05-25 15:29:59

 刘邦被围白登山,居然是一个女人破的局?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身卑微,几乎没有能够惹起人们关注的地方。即使在四十多岁时弄了个泗水亭长,那简直连秦国官谱的边都不沾。可是,历史不是四平八稳的行者,它往往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秦末,农民起义犹如干柴烈火,迅速燃烧。这时候,刘邦从苏北一路出发,经历狂风暴雨,成功入主咸阳。

 刘邦能容人、会用人、用能人,他招贤纳士、身边云集了一大批谋士、勇士。他彻底摧毁了称帝道路上的最后一个对手西楚霸王项羽。项羽的自刎乌江,让刘邦成为最后的微笑着,他统一中国,建立了汉朝

 从一个没有人生目标的小人物成为强大帝国的缔造者,刘邦既有很好的机遇,更有超越他人的眼光和韬略。

 但是,立国之初,势头正盛的刘邦却在征讨匈奴时被围困在白登山,命悬一线。

 既然匈奴军队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本来可以顺势歼灭,为什么后来却要放了他们呢?

 我们还是先由攻入咸阳之后的刘邦说起吧。

 人往往经得起苦难,却经不起日常。汉元年(前207)十月,刘邦攻入咸阳宫。出身低微的他看到高大雄伟的咸阳宫中,宝物无数,美女数千,心里就开始发痒,想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樊哙张良发现后,苦苦相劝,刘邦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刘邦个性中的这个短板,为他的日后埋下了隐患。

 西汉建国,匈奴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时候,匈奴的冒顿(mòdú)单于走进了历史。

 话说冒顿单于,在幼年时因为父亲头曼单于的不喜欢而被送到月氏当人质。他到月氏不久,父亲头曼单于想要借外族之手杀掉冒顿,便派兵攻打月氏。

 人算有时候比不过天算,在匈奴和月氏的交战中,冒顿单于偷盗了月氏部落的一匹良马,逃回了匈奴。明知杀不死,不如落人情,父亲头曼单于索性赐给他一万骑兵。

 冒顿单于实在是一个心硬手黑的人物,这次回到匈奴,他便开始暗中谋划弑父夺位,报一箭之仇。

 他制造了一种特殊箭矢,这种箭矢射出去会发出冷飕飕的响声。训练士兵时,他要求士兵必须和他步调一致。他的鸣镝射向鸟兽时,凡是没有跟射的士兵被斩;他的鸣镝射向射向自己喜爱的战马时,凡是因为犹豫而没有跟射的也被杀;他后来将箭射向自己的爱妾,士兵们惊讶惶恐,凡是没有射箭的仍然被杀了。就这样,冒顿单于很快训练出了一支杀人不眨眼的精锐部队。当他将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战马时,嗖嗖嗖,万箭齐发,士兵们全都跟着射出了利箭。

 他一直伺机干掉头曼单于,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头曼单于率领一帮子随从外出打猎,在行进途中,冒顿单于突然张弓将箭射向头曼。说时迟那时快,部下们万箭齐发,将头曼射死。随后,冒顿诛杀同父异母的姊妹,杀了那些二心大臣,从而把控了大权,自立为单于。

 此后,冒顿南征北战,势力迅速壮大,成为了西汉政权最大的威胁。

 汉高祖六年(前201),平定了中原的刘邦派遣韩王信驻守在汉朝北部边界,防范匈奴的进攻。但是,匈奴屡次南下袭扰,韩王信明知道不是对手,不得不多次求和。北方战事久拖不决,刘邦怀疑韩王信有了二心。当刘邦的使臣责备警告韩王信之后,韩王信索性投靠匈奴,并掉过头来攻打太原。

 这让刘邦很是恼火。公元前200年,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铜鞮(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击败了韩王信的军队,并连战连捷,势如破竹。韩王信向冒顿单于请援,单于派出左右贤王率领一万骑兵增援。那时候,刘邦的军队势头正猛,接连在晋阳、离石以及楼烦战役中取胜。

 天下从来没有常胜将军,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刘邦的头脑,麻烦在悄无声息中向他逼近。

 听说冒顿就驻扎在不远的代谷,刘邦便北至平城,登上白登山伺机北伐匈奴。

 让刘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匈奴骑兵凭借强大的机动性包围了白登山,将刘邦成为瓮中之鳖。

 突围,只能是死路一条。

 刘邦命悬一线,他只有智取。

 陈平提议从冒顿单于的夫人——阏氏身上突破口。

 阏氏是一个贪财,霸道的女人,冒顿虽能纵兵千万,却是一个典型的怕老婆。于是,刘邦准备了丰厚的金银宝货,暗中派人送给了阏氏。阏氏立即眉开眼笑、欢天喜地。

 冒顿回营,夫人大怒。“我们得到了中原地区,但是我们的子民以游牧为生,无法居住在以农耕为主的汉地。我劝你退回北方。”

 夫人这么一闹腾,冒顿拿她没有办法,率军离开。白登之围遂解。

 按照冒顿的一贯做法,不少人不大相信他主动放弃消灭刘邦的机会。有人提出,因为汉将周勃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他们在被逼无奈之下,才只得放过了刘邦。

 但是,太史公司马迁把解开白登之围的功劳归功于冒顿的老婆,我们就姑且信之。

 

本文标签: 汉朝刘邦
版权声明:

《刘邦被围白登山,居然是一个女人破的局?》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519.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