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乡村野史 > 汉朝为何黄金这么多?汉武帝曾赐给卫青黄金二十万斤

汉朝为何黄金这么多?汉武帝曾赐给卫青黄金二十万斤

时间:2022-05-25 15:26:41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2016年,海昏侯墓被发掘,出土了金器总重量在汉制200斤上下,其数量之多,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前所未有。汉制每斤约250克,相当于现在的半斤。但即便是100斤黄金,在考古发掘中也是不多见的。而且,这里出土的麟趾金、马蹄金、金饼、金板的纯度都在99%,绝对是货真价实。

 尽管海昏侯墓让人们惊叹于墓主人有多么土豪,但考古专家们研究汉代史料发现,其实海昏侯墓的金子在当时真的不算多,甚至还有点寒酸:当时诗人司马相如的一篇稿费就高达黄金百斤!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金屋藏娇”,说的是汉武帝陈阿娇的故事。陈阿娇后来因为善妒而被汉武帝打入了长门宫。

 陈阿娇终日以泪洗面,后来她听说大文豪司马相如诗文优美,就派人携带黄金一百斤,求他为自己写了一篇《长门赋》,向汉武帝诉说自己心里有多苦。结果,汉武帝读后大为感动。

 专家介绍,当时诗人司马相如靠一篇赋就拿到了百斤黄金的稿费,已经相当于海昏侯墓里黄金存量的一半了。如此可见,汉代黄金储量还真不是一般的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汉代,皇帝赐予臣下黄金,出手一般都十分“土豪”的,比如《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卫青)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大将军票骑大出击胡,赏赐五十万金”。

 汉武帝一次赐给卫青黄金二十余万斤,这样的例子,在《汉中》、《史记》中还有很多。

 著名的货币史学家、钱币学家彭信威在他的《中国货币史》中,还专门统计了汉朝几个皇帝赐予臣子的黄金总数,其中汉高祖42550金,汉文帝12000金,汉武帝806940金。只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金”并不代表一“斤”,它代表的还可能是一万钱。

 但即便如此,这些赐金量仍然是令人咂舌的天文数字。那么,西汉朝廷怎会如此多金呢?

 第一,来源于春秋战国以及秦朝时期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国货币尚未统一,但金银作为贵金属,一直是硬通货,因此,各国无不尽力搜罗。《战国策》有“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的记载,《管子》中有“楚有汝汉之金”的记载,这均证明当时的楚国就是其中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

 而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又将六国的几百年间聚敛的财物统统搬到了咸阳。秦灭以后,它们自然也落到了汉朝的腰包之内。

 第二,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顺差。当时,西汉与西域甚至远及罗马在内的丝绸之路各国进行国际贸易。丝绸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以至于让各国大量的黄金流入了西汉。罗马学者老普林尼统计,罗马每年约有5吨以上的黄金,向中国采购丝绸等物。

 第三,汉武帝发明“酎金律”,从各诸侯国收敛黄金。汉武帝当年为了削藩,发明了“酎金律”,要求各诸侯国按照人口数量向西汉朝廷交纳黄金,称之为“酎金”。据统计,仅此一项,每年西汉就能从诸侯国得到黄金1600斤以上,这还排除了诸侯国为了自保,主动献金的情况。

 

本文标签: 汉朝
版权声明:

《汉朝为何黄金这么多?汉武帝曾赐给卫青黄金二十万斤》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448.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