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董鄂妃出身不显贵也没有子嗣,为什么能得到顺治百般疼爱?

董鄂妃出身不显贵也没有子嗣,为什么能得到顺治百般疼爱?

时间:2022-05-25 15:25:15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鄂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董鄂妃和顺治相处的时间不长,她既没有显贵的出身,也没给顺治留下子嗣,可是,为什么她却能成为顺治最得宠的妃子呢?

 我们先来看看董鄂妃有哪些得宠的表现。

 一是晋升飞速。

 按清制,入侍宫中往往先从品级最低的答应开始,一步步慢慢晋升。能被封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可董鄂氏初来乍道,便被封妃。

 仅一月有余,顺治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再次晋封她为皇贵妃。

 在整个清王朝,晋封速度能赶得上董鄂妃的,没有第二个。

 二是册典隆重。

 顺治不光为董鄂妃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典礼,还颁诏,向天下告之,并为此大赦天下。

 按清制,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时,才可以大赦天下。顺治册立皇贵妃就大赦天下,这在清王朝的皇帝中,没有第二位皇帝干出过这样的事来。

 三是生子宠极。

 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后,顺治根本不考虑他前面3个皇子的存在,直接颁诏天下,称皇四子是他的第一子。对皇四子的疼爱,超过了嫡出的皇子。不论言语还是举动上,都有想立他为太子的意愿。

 可惜皇四子无福,未过数月竟夭折了。

 顺治悲痛不已,又超越祖制将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封为和硕荣亲王,并按亲王丧葬礼仪,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顺治之所以会这样做,自然是爱屋及乌,宠爱董鄂妃的缘故。

 不光如此,就在董鄂妃入宫第二年,“世祖(顺治)责后礼节疏阙,停用中宫笺表,下诸王大臣议论废后事宜”。结果由于孝惠章皇后病得及时,随后孝庄太后身体有恙,因此废后之事未遂。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悲痛不已,把她追谥为端敬皇后,不光为她大办丧事,还打算让30名太监和宫女为她殉葬,以让她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得享服侍。

 董鄂妃的离去,让顺治一直不能从悲痛中自拔出来。在她离世不到半年,顺治便也一病呜呼,追随董鄂妃而去。

 那么,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董鄂妃究竟凭着什么,让万人之上的顺治为她付出这么多呢?

 顺治先后有过两任皇后,但都是政治婚姻。特别是第一任皇后,虽说容貌秀美,人亦巧慧,可是善妒、好奢华,和顺治三观也不合,因此两人婚后争吵颇多。仅过了两年,顺治就被折磨得积郁成疾。最后不得已,顺治只得废掉了她的皇后之位。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亦和顺治婚后不睦。但由于她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又吸取了第一任皇后被废的教训,因此才得以保全了皇后之位。

 董鄂妃初入宫中,便因过人的容貌得到了顺治的青睐。

 但是以色侍人,并不能使宠爱长久。董鄂妃能成为顺治的红颜知己,自然还有别的原因。哪些原因呢?

 一是对孝庄太后孝顺有加。

 董鄂妃每日对孝庄太后请安问好,并随侍左右,对她照顾得颇为周道。

 孝庄太后身体有恙时,董鄂妃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更是衣不解带,日夜悉心照料,直至孝庄太后身体恢复才肯休息片刻。

 反观孝惠章皇后,虽是孝庄侄女,却不光不探望不问安,就连一句问好的话也不曾有。

 由于有比较,顺治愈发为董鄂妃的孝心感动不已。

 二是对顺治关怀备至。

 董鄂妃自入宫后,对顺治一直体贴入微,对他照顾得极为细致。就连吃饭,都是先站着侍奉光顺治吃完,她才草草地吃上几口。

 顺治出巡归来,董鄂妃必到宫门口接驾,并嘘寒问暖,唯恐顺治在外面的生活太过艰苦。

 逢年过节,顺治要参加宴会庆典等活动时,董鄂妃必会再三嘱咐顺治身边的太监,要他们一定多多提醒顺治不可饮酒过量,伤了身体。

 顺治若是出宫围猎,董鄂妃又会百般叮嘱,要他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贪痛快,使身体受伤或太过劳累。

 总之,董鄂妃的表现,完全符合妻子对丈夫关爱的行为,所以顺治非常享受这种被关爱。也正是在董鄂妃这里,他才终于感受到了婚姻带来的幸福。

 三是两人有共同的爱好。

 顺治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学问,设置了经筳日讲。

 每次听完课回来,董鄂妃都会打听课堂内容。顺治见她好学,于是便再为她讲演一遍,董鄂妃每次听得都非常高兴。

 除此外,信奉佛教的顺治还常给董鄂妃宣传佛法。董鄂妃受其影响,专心研习佛学,并常以禅宗经学上的问题,和顺治讨论。因此二人很聊得来。

 四是做事知分寸懂退让。

 董鄂妃被封为皇贵妃后,在顺治的命令下,她代孝惠章皇后统管后宫。她虽身体虚弱,但一直恪尽职守,处事公允。因此后宫中,不论是嫔妃还是太监宫女,对她都非常敬重。

 另外,董鄂妃对孝惠章皇后也非常恭敬,顺治在《孝献皇后形状》中曾记载说,董鄂妃像孝顺母亲一样孝顺她,事事勤勉。若是孝惠章皇后身体不适,她必亲身侍奉,不知疲惫。

 对顺治帝,董鄂妃亦十分恭顺。若是有什么行为使顺治不悦,她必会及时反省,然后向顺治主动认错。

 五是生活节俭顾大局。

 由于清朝才入中原,叛乱不断,朝廷为了平定叛乱,开销很大,因此国库吃紧。

 董鄂妃从不铺张浪费,生活非常俭朴。在她的鼓动下,后宫嫔妃亦多朴素。

 顺治看到这种情形,大为感动,同时亦很欣慰。

 董鄂妃临终前,还曾留下遗言,要求不要用金银玉器等名贵的物件来陪葬。

 这话让顺治愈发怜惜疼爱董鄂妃。可惜,任他如何请医问药,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年轻的董鄂妃的命。

 

本文标签: 董鄂妃清朝
版权声明:

《董鄂妃出身不显贵也没有子嗣,为什么能得到顺治百般疼爱?》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403.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