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李渊为什么还会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渊为什么还会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时间:2022-05-25 15:21:15

  李渊为什么还会让李世民手握重兵?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朝发展十分好,在鼎盛时期甚至还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况。唐朝之所以发展的如此强盛,这是众位大臣齐心协力的结果,也是唐朝的诸位皇帝勤劳、贤明的见证。而唐朝的建立则是十分艰难,李渊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成就霸业。

  李渊为人豪爽,也结交了很多江湖豪杰。在他推翻隋朝统治的时候,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还有这群江湖义士的帮助。后来在唐朝建立后,李渊便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可是却一直都让李世民统领重兵,这也是为了让唐朝更加稳定。

  李渊字叔德,出生于官换世家。但是李渊小的时候十分可怜,他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家里面只有母亲照顾着他。而李渊十分喜欢舞枪弄棒,又酷爱军事。于是母亲便找来很多军事方面的书籍。

  李渊长大后更是很有想法。他的梦想就是为朝廷出力,成为国家有用的人。后来遇见了很多玩伴,渐渐的李渊也变得十分开朗活泼。他对待自己的朋友也十分的友善和仁义。更重要的是李渊从不小看任何一个人,哪怕他一无所有,李渊也都十分愿意给予帮助。

  后来李渊凭借父亲的关系和自身的才学,终于在隋朝担任了皇帝的禁卫首领。当时的皇帝是杨坚。他十分看好李渊的才能,于是常常委以重任。朝中大臣也都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于是都对其示好。

  后来杨广即位,李渊开始远离朝堂。当时杨广在朝中十分宠信宇文家族,所以疏远了很多大臣。李渊则是被安排到了山西为太守,负责山西的治安与管理。

  可是杨广即位后荒淫无度,而且还十分暴虐。因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李渊则是奉命镇守山西,对抗周边的起义军。可是李渊因为广交天下豪杰,因此被杨广猜忌,后来还频繁对其试探。

  无奈的李渊便带着众人反叛了隋朝。当时李渊可谓是兵强马壮,隋朝很少有军队可以抵挡住李渊的进攻。为了增加进攻速度,李渊还将麾下士兵分为两队。一队交给长子李建成带领,另一队交给二儿子李世民统帅。

  二人珠联璧合的配合,很快便有了成效,隋朝也在李渊大军的进攻下灭亡了。这时候李渊便成为了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之后的任务便是剿灭其他势力,让中原尽数归在李渊的统治下。

  最后打败了王世充李密、刘黑闼等多方势力,终于建立了大唐的千古基业。而成为皇帝的李渊十分果断的将长子李建成封为了当今的太子。毕竟太子之位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所以这个决定也并没有引来大臣们的反对。

  可是李建成并不是最为优秀的皇子,论文韬武略他都比不过二弟李世民。可是李建成也十分好学,常常与大臣交换看法,与三弟李元吉切磋诗词。

  但是李建成自知不如二弟李世民,所以常常担忧父亲会更换太子人选。为了消除这个顾虑,李建成与李元吉商议了一个对策。当时李渊把军权交给了李世民,朝中一旦出现战事,李世民便会带着麾下的军士前去平乱。

  李建成便抓住这个机会,在李世民得胜归来的时候,率领众人杀出。这样便可以杀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又可以顺势取下李世民的性命。当二弟去世后,李建成就可以稳坐太子之位。

  奈何李世民麾下的将领各个都是身经百战,骁勇善战。即便是中了埋伏,他们也扭转了局势。后来在李世民与大将尉迟恭联手努力下,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门下斩杀。从此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太子。

  可是在事情发生前,皇太子一直都是李建成。但是李渊非常大胆的把军权交给了李世民。这的确是十分难以琢磨的决策,很明显这样的决策会让兄弟二人产生猜忌和分歧。

  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委。原来李渊并没有把军权下放给李世民。因为李渊深知军权在手的意义,所以当时手无大权的人还是李渊。但是李建成身为皇太子,遇见战事不能总是亲自出战。军权交给陌生人又不放心,于是便任命儿子李世民为统帅。

  李世民麾下还有秦琼程咬金等猛将,所以他在军事方面也不让父亲担心。这样一来,李世民也就是临时拥有军队指挥权。而且还在用军权为唐朝出力,这样的结果是李渊愿意看到的。

  而对于李建成来说,不给予军权还是为了培养他。李渊想让李世民为朝廷征战沙场的这段时间,好好栽培李建成。这样一来李建成便可以在治理国家方面远超李世民,因此渐渐的李建成也就成为唐朝最适合当太子的人。

  这一切都算计很好的李渊却忽略了一点。李世民常年在外打仗,因此他在军中威望甚高。而且他麾下能臣武将也都不在少数,而且各个都是朝中的翘楚和精英。

  后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本来会以为可以杀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却作茧自缚。李世民麾下的这些能臣纷纷支持李世民,他们在危难之时各显神通。最后不仅救了李世民,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斩杀。

  这样的结局无疑是让李渊十分震惊。但是李渊毕竟是唐朝的皇帝,所以不能展现出了心里的慌乱。反而是很自然的将皇太子之位交给了李世民。当时李渊也深知,朝中的大臣都很看好李世民,而且凭借李世民的仁义和才华也足以担任未来的皇帝。

  果然李世民没有辜负李渊,也没有辜负众位大臣的信任与支持。唐朝后来发展的十分迅猛,更是出现了薛仁贵、罗通这样的猛将。而李世民的很多法律也都十分深入人心,后是皇帝也都十分严格遵守他的制度,以至于后来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

  唐朝的繁荣与李渊、李世民父子俩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所以当代人也要变得仁义和聪慧,如果在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这样的人才会受到领导的重用,才会前途无量。唐朝发展十分好,在鼎盛时期甚至还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况。唐朝之所以发展的如此强盛,这是众位大臣齐心协力的结果,也是唐朝的诸位皇帝勤劳、贤明的见证。而唐朝的建立则是十分艰难,李渊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成就霸业。

  李渊为人豪爽,也结交了很多江湖豪杰。在他推翻隋朝统治的时候,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还有这群江湖义士的帮助。后来在唐朝建立后,李渊便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可是却一直都让李世民统领重兵,这也是为了让唐朝更加稳定。

  李渊字叔德,出生于官换世家。但是李渊小的时候十分可怜,他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家里面只有母亲照顾着他。而李渊十分喜欢舞枪弄棒,又酷爱军事。于是母亲便找来很多军事方面的书籍。

  李渊长大后更是很有想法。他的梦想就是为朝廷出力,成为国家有用的人。后来遇见了很多玩伴,渐渐的李渊也变得十分开朗活泼。他对待自己的朋友也十分的友善和仁义。更重要的是李渊从不小看任何一个人,哪怕他一无所有,李渊也都十分愿意给予帮助。

  后来李渊凭借父亲的关系和自身的才学,终于在隋朝担任了皇帝的禁卫首领。当时的皇帝是杨坚。他十分看好李渊的才能,于是常常委以重任。朝中大臣也都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于是都对其示好。

  后来杨广即位,李渊开始远离朝堂。当时杨广在朝中十分宠信宇文家族,所以疏远了很多大臣。李渊则是被安排到了山西为太守,负责山西的治安与管理。

  可是杨广即位后荒淫无度,而且还十分暴虐。因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李渊则是奉命镇守山西,对抗周边的起义军。可是李渊因为广交天下豪杰,因此被杨广猜忌,后来还频繁对其试探。

  无奈的李渊便带着众人反叛了隋朝。当时李渊可谓是兵强马壮,隋朝很少有军队可以抵挡住李渊的进攻。为了增加进攻速度,李渊还将麾下士兵分为两队。一队交给长子李建成带领,另一队交给二儿子李世民统帅。

  二人珠联璧合的配合,很快便有了成效,隋朝也在李渊大军的进攻下灭亡了。这时候李渊便成为了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之后的任务便是剿灭其他势力,让中原尽数归在李渊的统治下。

  最后打败了王世充、李密、刘黑闼等多方势力,终于建立了大唐的千古基业。而成为皇帝的李渊十分果断的将长子李建成封为了当今的太子。毕竟太子之位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所以这个决定也并没有引来大臣们的反对。

  可是李建成并不是最为优秀的皇子,论文韬武略他都比不过二弟李世民。可是李建成也十分好学,常常与大臣交换看法,与三弟李元吉切磋诗词。

  但是李建成自知不如二弟李世民,所以常常担忧父亲会更换太子人选。为了消除这个顾虑,李建成与李元吉商议了一个对策。当时李渊把军权交给了李世民,朝中一旦出现战事,李世民便会带着麾下的军士前去平乱。

  李建成便抓住这个机会,在李世民得胜归来的时候,率领众人杀出。这样便可以杀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又可以顺势取下李世民的性命。当二弟去世后,李建成就可以稳坐太子之位。

  奈何李世民麾下的将领各个都是身经百战,骁勇善战。即便是中了埋伏,他们也扭转了局势。后来在李世民与大将尉迟恭联手努力下,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门下斩杀。从此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太子。

  可是在事情发生前,皇太子一直都是李建成。但是李渊非常大胆的把军权交给了李世民。这的确是十分难以琢磨的决策,很明显这样的决策会让兄弟二人产生猜忌和分歧。

  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委。原来李渊并没有把军权下放给李世民。因为李渊深知军权在手的意义,所以当时手无大权的人还是李渊。但是李建成身为皇太子,遇见战事不能总是亲自出战。军权交给陌生人又不放心,于是便任命儿子李世民为统帅。

  李世民麾下还有秦琼、程咬金等猛将,所以他在军事方面也不让父亲担心。这样一来,李世民也就是临时拥有军队指挥权。而且还在用军权为唐朝出力,这样的结果是李渊愿意看到的。

  而对于李建成来说,不给予军权还是为了培养他。李渊想让李世民为朝廷征战沙场的这段时间,好好栽培李建成。这样一来李建成便可以在治理国家方面远超李世民,因此渐渐的李建成也就成为唐朝最适合当太子的人。

  这一切都算计很好的李渊却忽略了一点。李世民常年在外打仗,因此他在军中威望甚高。而且他麾下能臣武将也都不在少数,而且各个都是朝中的翘楚和精英。

  后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本来会以为可以杀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却作茧自缚。李世民麾下的这些能臣纷纷支持李世民,他们在危难之时各显神通。最后不仅救了李世民,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斩杀。

  这样的结局无疑是让李渊十分震惊。但是李渊毕竟是唐朝的皇帝,所以不能展现出了心里的慌乱。反而是很自然的将皇太子之位交给了李世民。当时李渊也深知,朝中的大臣都很看好李世民,而且凭借李世民的仁义和才华也足以担任未来的皇帝。

  果然李世民没有辜负李渊,也没有辜负众位大臣的信任与支持。唐朝后来发展的十分迅猛,更是出现了薛仁贵、罗通这样的猛将。而李世民的很多法律也都十分深入人心,后是皇帝也都十分严格遵守他的制度,以至于后来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

  唐朝的繁荣与李渊、李世民父子俩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所以当代人也要变得仁义和聪慧,如果在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这样的人才会受到领导的重用,才会前途无量。

本文标签: 古代唐朝
版权声明:

《李渊为什么还会让李世民手握重兵?》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28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