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乾隆皇帝自称为十全老人 乾隆都收复了哪些领土

乾隆皇帝自称为十全老人 乾隆都收复了哪些领土

时间:2022-05-24 16:06:30

  还不了解:乾隆和清代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全武功”乾隆,哪些有领土进账?收复多少领土?

  说到我国历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帝王,大家一定会想到这些人。唐太宗李世民,西灭突厥,东征百济、高丽,建立疆域大1237万平方公里领土。最出名的当属汉武帝,依靠战神卫青霍去病,北破匈奴,西征大宛,臣服南越,东并朝鲜,奠定了汉代609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更不用说了,建立的国家横跨欧亚大陆。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不仅包括内外蒙古,还有西南的云南地区。拥有蒙恬王翦等大将的秦嬴政一统中原,疆土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康熙三征噶尔丹,将漠北喀尔喀地区(现在的内外蒙古)纳入版图,收入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忽略了一个人,他在位时期的版图,比唐代还大,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他收复的领土多达近235万平方公里领土,他就是乾隆皇帝。他到底收复了多少领土呢?

  我们先从乾隆“十全武功”说起,十全武功就是开疆拓土,稳定边疆的十场战争。十全中,二平准噶尔,二平大小和卓,有领土进账。二平廓尔喀(尼泊尔)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后来制定金瓶挚签,加强对西藏管辖。二平大小金川,平中国台湾林爽文之乱,平定甘肃回部,都属于是平叛内乱。平大小金川后,取消土司制度,解放农奴改置州县。清缅之战惨胜,平安南是为了维持正义,也有扬威耀武,小题大做之嫌。

  乾隆真正的开疆拓土的战争,平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乱。先后把天山北麓,南麓分别纳入版图后。准噶尔汗国覆灭后,乾隆收复了新疆以西,西北领土。包括现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外蒙古一部分,唐努乌梁海。准噶尔汗国地域十分广大有700多万平方公里,乾隆虽然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并未全部获得准噶尔汗国领土,实际控制地区是整个帕米尔高原(八帕)。鉴于准噶尔韩国的复杂性,要想计算出乾隆收复的领土面积确实很难。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西北边疆失去的领土都是乾隆时期打下的版图。我们从清末与俄国签订割让领土协议入手。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东南和斋桑卓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这些领土如今在哈萨克、吉尔吉斯,俄罗斯图瓦和阿尔泰境内。

  值得一提,斋桑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在乾隆年间曾是中国的内陆湖。《中俄伊犁条约》及五个勘探协议割让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外蒙古分出后,唐努乌梁海成了一块飞地,1994年之后正式并入俄国,17万平方公里。

  乾隆收复领土,现有新疆领土(166万),加上这些被割让的领土,还有在清缅战争中收复了整欠土司,也就是现在缅甸第四特区(掸邦)4952平方公里,老挝9325平方公里。乾隆十全武功,主要在祖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用兵,总共收复大约235万平方公里。

  乾隆时期,征战五十年之久,在大小金川,缅甸,安南战役中,出现了很多不应有的战略错误。不明敌情,将领轻敌造成了劳师动众。福安康率军深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境内,骄傲轻敌造成劳师损兵。平叛大小金川动用了60万大军,在弹丸之地,花了7年时间,死伤数万,先后处死大臣讷亲张广泗大学士温福阵亡,最后惨胜挽回颜面。清缅之战,更是损兵1.7万余人,全盛时期的大清却无法打服“南荒小夷”。直到二十年后缅甸俯首称臣,中国得了面子,缅甸得了实惠。

  乾隆的“十全武功”有水分吗?其实是没有多少水分的,对外开疆拓土,对内改土归流,以及民族融合政策,制定金瓶挚签,加强对西藏管辖,创造康乾盛世都值得历史一书。诚然,每个帝王都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那些只是历史功勋中的一个瑕疵,无伤大碍。

本文标签: 清朝乾隆
版权声明:

《乾隆皇帝自称为十全老人 乾隆都收复了哪些领土》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182.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