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为什么诸葛亮不伤心?

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为什么诸葛亮不伤心?

时间:2022-05-24 15:57:39

 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为什么诸葛亮不伤心?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想必现在大家都喜欢看三国演义,对于许多三国迷来说,将其三国可能比罗贯中都要详细,而小编对于三国的认识,三国在创业者手中就是一部成功的创业手册,在军事家手中就是一部宝贵的兵书,在帝王手中就是则变成了一本权术宝典,在说书先生手上就变成了一本故事书。

 三国说白了就是三个老板打架的故事,最终却被司马家族来了一招将胜利的果实夺取,孙刘曹三位大老板等于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今天小编就为各位看官聊一聊三国时期的一些事,一件让后世都想不通的事情。

 三国刚开始的时候,曹老板的权力威望都是顶尖的存在,接下来就是江东的孙老板,只有蜀汉的老板刘备是当时最差的一位企业家,然而人家却有许多精英级别的文臣武将相随,所以后来者居上成了当时的焦点人物,最终与曹魏集团,江东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自从得到金牌CEO诸葛亮以后直接是开了外挂模式,首先夺取了荆州九郡,然后以此为更据地开始了对外扩张的脚步,荆州作为当时兵家重地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镇守,最终关羽被任命为荆州一把手,可惜关羽除了刘备,谁都不服,结果被吕蒙斩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关羽死后全军上下一片悲伤,他大哥刘备更是为了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可整个蜀汉王朝唯独诸葛亮如同没事人一样,淡定自如,按理说,蜀汉损失了这样一员虎将,诸葛亮作为同一个阵营的人,应该会感到惋惜和难过。其实对于诸葛亮的表现,刘备也是看在眼里,只是不点破而已。

 这就不得不说诸葛亮看人方面的本领了,关羽作为五虎上将的人物,加上与刘备是拜把子的亲兄弟,在当时的地位肯定是最高级别,本来失去这样的将领,对于蜀汉来说,虽然值得惋惜,但是此时刘备手下并不缺少智勇双全的将领,关羽的死,对于蜀汉的大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诸葛亮在蜀汉也只是为了大业,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才留下的,关羽是死是活,诸葛亮根本不在乎,因此不会为他伤心。

 其次诸葛亮在刘备麾下的这段时间里,关张二人也没有尊敬过他,对于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诸葛亮对他也是没有好感,因此诸葛亮不伤心是情理之中。火烧博望坡一战,诸葛亮大获全胜,关羽也没有认可他,还认为他不过是会耍嘴皮的人,真正要打胜仗,还需要他关羽。

 拿下荆州之后,关羽和诸葛亮留守在这里,这期间刘备曾去江东与孙权妹妹孙尚香结婚,由于去的时间有些长,关羽非常担心他大哥刘备的安危,总想着带领一支兵马前往江东,可是诸葛亮不许。在这时候,关羽不仅不听诸葛亮的吩咐,还怀疑他与江东有一腿,并且带兵来到了诸葛亮门前,被关羽如此猜忌,诸葛亮也有些气愤,此时的他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直到刘备回来后,关羽才知道误会了诸葛亮。这件事之后,诸葛亮对他是半分好感都没有。

 关羽的本来是一个傲气十足的人,典籍中记载说关羽睁眼必杀人,再加上平身没遇到过什么对手,也就助长了他老子天第一的性格,对于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只是一笑而过,从来不当回事,诸葛亮在带兵去西川救援刘备的时候就警告过他,可是关羽却是左耳进右耳出,后来刘备还专门写信劝他,可是关二爷却认为自己厉害,根本不需要联合江东。其实从这一刻开始,诸葛亮已经预料到关羽会出事。因此关羽的死讯传来,诸葛亮一点都不意外,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关羽咎由自取的结果,怨不得旁人。

 小编语录:关羽作为后世建庙立碑的人物,他在忠义方面没得说,可就是不会听话,最终导致他被人所杀害,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本文标签: 三国关羽
版权声明:

《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为什么诸葛亮不伤心?》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11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