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

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

时间:2022-05-24 15:53:29

  都说和珅超级有钱,巨有钱,那么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富可敌国

  据《清稗类钞》说:“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自尽,籍没家产,至八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查抄财产达数亿、十数亿两之说,肯定是不真实的。然而至今也未能得出正确的数字。

  有人说:“大概有数千两之多,最多达到亿两左右”。认为:“除窃之大内还之大内的珠宝玉石之类不计价外,抄出的现金约有三万三千多两,现银约有三百多万两,房屋、土地,当铺、银号、车辆等本利及折价银约数十万两”。还有人认为:从当时公开的数字和后来陆续查抄所增加的数字看,“可能在2000万左右。”


  数不清的财产

  花园1所,亭台20座,新添16座,正屋1所13进730间,东屋1所7进360间,西屋1所11进350间。徽式新屋1所7进620间,私设档子房1所730间,花园1所亭台64座。田地6千顷,银号10处,本银60万两,当铺10处,本银80万两。金库有金58000两,银库有元宝55600个,京锞583万个,苏锞315万个。洋钱58000元,钱库中有钱150万千文,人参600斤,玉鼎13座,玉磐20块,玉如意130柄,镶玉如意1106柄,玉鼻烟壶48个,玉带头、玉屏、玉碗、玉瓶等一共值700万两;还有玉马,玉观音,玉寿佛各一尊。其余宝石、金银碗、古铜器、古剑、名砚等近万件;又有绸缎一万七千多板,各色皮毛五万六千张,铜器磁器更多。

  除此之外,又在和珅家墙中发现赤金二万六千两,地窑内藏银一百万两,后来又查出不少银号、房产等物,仅浮财就有二亿九百万两白银。

  这里不厌其烦地列出和珅的家财,主要是为了说明和珅的富有程度。事实上,和珅的家财应该不止此数。民间传说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不一定是谣传。令人疑惑的是:和珅被处死之后,他的大部分家财除了赏赐有关人员一点外,都不知去向了。嘉庆的国库依然空虚。副都统萨彬图认为和珅之财不止这些,上书请求嘉庆再查,嘉庆却下诏申斥说:“难道我抄和珅家就是为了钱吗?今后大小朝臣,不许再提和珅的财产一事!”从这件事上看,估计嘉庆把和珅的财产吞了不少,因此不想追究下去了。而和珅到底有多少钱,也成了一个谜。

  不过和珅案的迅速解决,并未在清朝官场上引起震动和整肃。有一次大臣吴熊光入见嘉庆,嘉庆问他:“有人说和珅要谋反,有这回事吗?”吴熊光回答说:“想谋反先要收人心,和珅不得人心。就算他想谋反,谁会帮助他呢?”

  这反映了依附和珅者是看中他的权势,谄媚阿谀以求官位升迁、满足贪欲而已,他们不是一个政治阴谋集团,治之迟、速都不会引起大的政治波动。

  仁宗尽快解决和珅问题,是想进一步镇压已有些时日的白莲教大起义。所以,清廷相沿之久的“官场习气”和贪污、贿赂之风几乎没有明显的改变,衰颓之势并未得到抑制,并未因惩治一两个大贪官而得到改变,清王朝仍朝着下滑的趋势继续滑下去。

  对此,仁宗的这一努力成效是极为有限的。只是和珅的大笔财产进了嘉庆的腰包,让嘉庆“肥”了一把。

本文标签: 和珅清朝
版权声明:

《历史上和珅到底多有钱?家产有多少?》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4035.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