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唐玄宗回到长安,儿子给他龙袍,他为什么不敢穿?

唐玄宗回到长安,儿子给他龙袍,他为什么不敢穿?

时间:2022-05-23 16:38:37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隆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朝李渊建立,经李世民李治李旦,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已经经历了5代人。在这近100年的时间内,唐朝发生多次非正常的政权更迭,其中以“玄武门之变”“武周乱唐” “神政变”“唐隆政变”等最为出名。李隆基登基之后,唐朝政治趋于稳定,李隆基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积极发展,唐朝发展到了鼎盛。然而,开元盛世的繁华,让唐玄宗快迷失,唐玄宗做梦也没想到,到了晚年,他唯一的追求,是如何从儿子手中活命。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经历了唐睿宗武则天唐中宗唐殇帝等多个时代,见惯了皇宫的流血和政变,唐玄宗登基后,他的第一任太子李瑛又涉及“谋反”,被唐玄宗赐死。最后选择了第三子李亨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李亨作为太子期间,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当权,处处打压和太子。唐玄宗明知道宰相和太子水火不容,还听之任之。其根本原因是,唐玄宗的人生经历告诉自己:太子这个职位,是最不可信任。因此处处对太子设防,借着宰相之手,来削弱太子。太子李亨,在安史之乱前过的是父亲不信任、宰相冷眼相看的日子。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南逃,马嵬坡兵变爆发,杨国忠和杨贵妃先后被杀,唐玄宗大权旁落,太子李亨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路北上抗敌,而唐玄宗则退到成都。此后,唐玄宗在成都相继听到了两个消息:

 第一,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九日,李亨在灵武称帝,将父亲唐玄宗尊为太上皇。并且派使者到四川通知唐玄宗。注意,是通知,不是请示。

 第二,当年九月,李亨率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收复长安和洛阳,大唐危局得以挽救。第二年,安禄山被杀,叛军形式急转直下,唐肃宗李亨派人前往成都,迎接唐玄宗返回长安。唐玄宗在从长安逃往成都的路上,受尽磨难,终于有机会可以回到长安。然而,他并不想回去,因为他知道,他虽然是太上皇,但他的境遇已经非常尴尬,他唯一的追求,是怎样活下去。

 父亲回长安,唐肃宗李亨自然是要迎接的。唐玄宗带着600名禁军,一路风尘仆仆,赶往长安,经过扶风(属宝鸡)时,唐肃宗派遣的3000名护卫军前来“迎接”太上皇。护卫军一到,二话不说,立即将唐玄宗600禁军的武器全部下掉,并且宣布唐玄宗的禁军解散,接下来由新来的3000护卫军负责“保护”唐玄宗。就这样,唐玄宗失去了最后一批亲兵,成为“光杆司令”。

 紧接着,唐玄宗被3000名护卫军押送(不,应该是保护)到咸阳,唐肃宗亲自带领百官来接父亲。在众人面前,唐肃宗把礼节做的滴水不漏,不仅提前一天在咸阳等候,而且见到唐玄宗后,肃宗下马、行礼、跪拜无一错处。更为尴尬的是,唐肃宗见到唐玄宗时,主动将自己身上的黄色龙袍脱掉,换了一件象征大臣的紫袍。把龙袍呈给唐玄宗,示意:我还是你的太子,你继续当皇帝吧。

 唐玄宗毕竟当了45年的皇帝,这点事情还是能看的明白的,他不敢接龙袍,他立即痛哭流涕,将龙袍披在儿子唐肃宗身上。这一下,唐肃宗安心了,群臣安心了,唐玄宗身后的3000护卫军也安心了。要不然,接下来难免父子翻脸,宗室流血。

 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他的日常行为在唐肃宗的严格监控下。唐玄宗只身一人,再也不是当年的繁华天子,郁郁寡欢,5年后,唐玄宗病逝。

 

本文标签: 李隆基唐朝
版权声明:

《唐玄宗回到长安,儿子给他龙袍,他为什么不敢穿?》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76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