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南北朝历史 >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废除的?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废除的?

时间:2022-05-21 10:33:08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废除的?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熟悉北魏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北魏有条很不人道的制度,在皇位传承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这条制度叫做“子贵母死”,具体的实施是从道武帝拓跋珪时候开始的,一直到了宣武帝元恪时代才被终止。这条制度规定,一旦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他的生母将被赐死,以防止母族做大而掣肘皇权。拓跋珪对此的解释是沿用了汉武帝刘彻的制度,当初刘彻赐死钩弋夫人,就是避免其家族控制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尽管历代皇帝的母亲深受其害,但依旧被延续下来,直到元恪执政时宣布取消,才使胡太后成为第一个活下来的皇帝生母。

  对于元恪取消这个祖宗制度的说法在历史上很多,既有主流历史学界的解释,也有很多稗官野史的推测。主流历史观认为,元恪是因为崇信佛教,讲究仁慈治国才取消了“子贵母死”的不人道制度。而民间的稗官野史则不认同,他们认为是因为胡太后外貌美颜,后宫手段厉害,所以深受元恪宠爱,将其迷得晕头转向。元恪取消“子贵母死”的制度是因为舍不得胡太后,而他又只有皇太子元诩这个在世的独子,所以只能取消这个制度以达成两全其美。这两种说法在后世的历史书中都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各种争论众说纷纭。

  可是如果仔细的阅读北魏史料,就可以发现这两种说法都是说不通的,也是古代学者们牵强附会的解释。对于第一种元恪信佛的说法,完全是为了给元恪贴金。元恪信佛不假,而且胡太后也是迷信佛教,夫妇俩在位期间大修佛寺,并扩大了门石窟的规模,建造无数巨型佛像,成为古代宗教艺术的奇迹。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是仁慈,其实这两位在政治斗争中都不是什么善类,元恪尤其心狠手辣。为了夺回皇权,加强北魏朝廷的中央集权,先后处死了受到其父拓跋宏重用并委派为顾命大臣的,元禧、元详、元勰等皇叔,可谓是六亲不认。

  为了掌控皇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元恪可谓是费尽心思,无所不用其极。他宠信国舅高肇,纵容他诬陷和打压宗王势力与门阀士族,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其中他的第一个皇后于氏便是因此郁郁而死,而于氏所生之子也因为高肇故意耽搁其病情而早夭。其中的原因是作为鲜卑八大门阀之一的于烈于忠父子掌握禁军权力,他担心于氏所生之子成为太子会威胁皇权。元恪连自己亲生儿子和结发之妻都不能放过,他的人性中还有什么仁慈可言?说他因为仁慈而取消“子贵母死”的制度,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于第二种说法,其实民间并无多少证据,只是主观臆测而已。胡太后并非元恪的皇后,甚至连皇妃都不是,只是贵嫔而已,在北魏的宫廷中地位是不高的。她的地位不但比不上继于氏之后当皇后的高英,甚至比不上比她早进宫的嫔妃。史书中并没有元恪盲目宠爱胡太后的记载,更不要说胡太后用各种厉害手段把元恪迷得晕头转向。实际上胡太后崛起是在元恪去世后,因为儿子元诩被拥立登基,她作为皇太后临听制,所以才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从史料记载来看,元恪并非沉迷女色的皇帝,说他因迷恋胡太后而改变制度并不成立。

  从北魏的各种史料来看,元恪既非仁慈的皇帝,也非好色的皇帝,而是善于弄权的皇帝。他从即位开始就玩弄权术,先从以元禧为首的顾命大臣和宗王势力中夺回皇权,得以完成亲政。然后又扶持国舅高肇,借此打击宗王势力和鲜卑、汉族的门阀士族,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使朝廷权力集中于他一人之手。

  可以说元恪执政时期不一定是国力最巅峰的,但绝对是中央集权最强大的。以他善于弄权的性格是不会完全相信任何人,包括在帮他夺回皇权得以亲政的于烈于忠父子。他扶了持高肇兄弟之后,广泛的打压了鲜卑和汉族的门阀士族,于氏因为是皇后的亲戚反而深受猜忌。

  以他的这种性格,对于高肇把持朝政也不会完全放心的。前文讲过他选择高肇是因为高肇来历比较单纯,在中原没有势力,于门阀士族的关系也不好,不会担心他们尾大不掉。但高肇长期霸占权位之后,高丽高氏也开始和中原门阀密切交往,再加上高肇的侄女高英成为皇后,这就使得高丽高氏出现了不可控的变化。以元恪多疑猜忌的性格,自然会做出提前的准备,而保住胡太后就是他的重要首手段之一。可以说从政治斗争的策略来看,元恪取消“子贵母死”的制度保住胡太后,其意图与当初扶持高肇打击宗王势力是异曲同工的。

  胡太后是河州刺史胡国珍之女,从出身上看连门阀士族都不是,只能算是官宦世家。在南北朝时代门阀士族是第一位的,普通的官宦世家只能是第二位。高肇虽然是高丽高氏,但冒认渤海高氏的分支,也勉强挤进了门阀士族圈子。可胡太后的家庭出身比高肇还要偏,地位更低得多。她家祖上是后秦的贵族,投降胡夏后又受了赫连勃勃的爵位,胡夏灭亡后再投靠北魏。她的父亲胡国珍虽然继承了家族武始侯的爵位,但在贵族圈子中也是低端角色。她并非走官方途径入宫,而是靠当尼姑的姑姑在宫廷讲经说法时走后门入宫的。

  当时皇后高英没有儿子,元恪活着的儿子中只有元诩一位,他是胡太后所生。所以在立太子的层面,元恪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立元诩为太子。按照“子贵母死”的制度,元诩立为太子,则必须赐死胡太后,将元诩交给皇后高英抚养。可如此一来,便产生了国家大权失控的风险。当时高肇已经把持朝政,高英是高肇的侄女,形成了内廷与外朝互相呼应的政治格局。如果再把年幼的元诩送到高英手里,那高丽高氏不但掌控了现在,还控制了未来。一旦元恪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高英肯定临朝听制,这就是第二个冯太后

  为了掣肘高丽高氏在朝廷中的权力,元恪是绝不会把元诩交给高英的,这就必须保证胡太后活着。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元恪在违背祖制取消了“子贵母死”的制度,让胡太后活了下来。在他看来胡太后的家族比高丽高氏都不如,胡太后凭借家族把持朝政的可能性不存在。如果朝廷中出现胡氏和高氏制衡的格局,他也是乐见其成的。如果能够围绕元诩出现胡氏、高氏、宗王及其它门阀互相牵扯的政治格局,这更有利于元诩控制国家大权,保证中央集权的政治生态。可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元恪的想法太天真,反而给北魏埋下大患。

  元恪没有预见到,胡氏虽然不强,但却愿意和宗王势力、门阀士族合作,联合打击高氏在朝中的霸权,使朝廷权力再次被掌握在太后手中。而胡太后利用这种权力临朝听制,使元诩成为了傀儡皇帝。而她与宗王、门阀的联合也铲除了高丽高氏的势力,成为一家独大的执政联盟。从根源上看,元恪多方政治平衡未能实现的原因在于,高丽高氏和胡氏的势力都相对薄弱,又不能联合与宗王、门阀势力抗衡,最终只能各自斗争。由于高肇与宗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使得胡氏成为宗王势力支持的对象,年幼的元诩只能成为牺牲品。

  从元恪对国家大事的安排来看,他明显犯了中国古代守成皇帝最容易犯的错误,过于依赖用权谋手段治国。这种办法充分利用的皇帝身份和皇权的力量,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达成较大的整治成果,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他扶持高肇也好,废除“子贵母死”的制度也罢,都是为了玩弄权术的需要。可权术这种政治工具都是依托于人存在的,当人不存在了,权术的力量则荡然无存,制衡的效果便完全消失。失去制衡的政治生态,要么使得朝廷在内耗中逐渐衰弱,要么引发一轮一轮的政治斗争,最终走向亡国的结局,北魏的发展正是后者。

本文标签: 古代北魏
版权声明: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废除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38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