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稗官野史 > 汉武帝临终遗言八个字,两千年后应验了

汉武帝临终遗言八个字,两千年后应验了

时间:2022-05-21 10:22:27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宣统退位,中国的封建王朝经历了两千余年,在这两千余年中,风起云涌,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帝王,汉武帝就是一位杰出的帝王,汉武帝早期打击匈奴、开疆扩土,可以称得上英明神武,但是在后期穷兵黩武、相信巫术,导致百姓民不聊生,后来汉武帝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发出了罪己诏。汉武帝临终遗言,仅为八个字,却应验在了两千年后一个女人身上,这是为何。

 汉武帝在后期特别相信巫术,当时后宫里面巫术横行,这样导致后来发生了巫蛊之乱,在巫蛊之乱,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被迫自杀,刘据的儿女也被全部杀掉。虽然后来汉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是这时候已经为时晚矣。这时候的刘彻已经步入老年,想把自己的帝位传位给自己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在传位给刘弗陵之前,汉武帝处死了刘弗陵的亲生母亲钩弋夫人,这也令很多当时很多大臣不解,司马迁就询问汉武帝为什么杀死钩弋夫人,汉武帝对司马迁说:年幼太子即位后,自幼母壮,骄奢淫逸,皇太后又大权在握,没有人能够制止她,有可能会霍乱朝纲,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我必须处死太子的母亲。

 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还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点:与汉朝建立后所发生太后专权的事情有关,刘邦在死后,其妻子吕后就是勾结自己的族人,把持朝政霍乱朝纲,把汉朝搞的乌烟瘴气。而汉武帝在自己登基之初,自己的母亲与国舅田蚡相勾结,自己很多的想法都不能够实现,而且还被迫冤杀了窦婴。汉武帝深切体会了太后把持朝政的危害性。

 第二点:汉武帝晚年知道了当初巫蛊之乱的真相,而汉武帝也知道了当朝发起巫蛊之乱的几个人与钩弋夫人是有一些联系,之所以一开始没处理掉钩弋夫人,也是考虑当时太子刘弗陵的年龄太小,而随着自己即将逝去,钩弋夫人必然会兴起风浪,勾结外戚,霍乱朝纲。

 立皇太子杀其母亲的做法在北魏时期特别严重,并且皇家还专门的为此制定了一项制度。当时的这项制度,使很多年轻的女性惨死,以至于当时的后宫当中没有妃子愿意生儿子,这也导致北魏皇家差点断了香火,到了北魏的宣武帝时,才将这项不人性化的制度废除。

 两千年后的清朝很多皇帝都是正值壮年去世的,所以清朝出现了两次太后辅政年幼皇帝登基的事情,第一个是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不仅辅政过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顺治登基,而且还辅佐了自己年仅八岁的孙子康熙登基为帝。虽然孝庄年纪青青就辅政皇皇帝理政,但是孝庄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他竭尽全力辅政自己的儿孙振兴了大清,开创的清国的盛世。

 在公元一八六一年,年仅三十一岁的清朝咸丰皇帝因病去世,同年,年仅六岁的同治帝登基为帝,由于同治帝年龄上小,咸丰帝在去世前也钦定的八个辅政大臣,但是同治帝的母亲慈禧联合其小叔子奕将八大臣除去,慈禧开始掌握了国家的政权。

 慈禧在垂帘听政以后,整天的忙于与众大臣钩心斗角,而忽略了同治皇帝的教育,导致同治皇帝自小就不学无术,迷恋酒色,最后同治皇帝也死于烟柳疾病。在同治帝死后,慈禧还逼死了向来与自己不和的皇后阿鲁特氏。由于同治帝没有后人,慈禧直接让自己的外甥光绪继承了皇位,光绪当皇帝期间,光绪完全是个傀儡,后来光绪帝想要变法,却被慈禧扼杀在摇篮中,慈禧命令杀死了光绪最喜欢的女人珍妃,而且在自己死前还命人毒死了光绪帝,可见慈禧之狠毒。

 另外慈禧也骄奢淫逸,慈禧与身边的很多人都传出过绯闻。清朝末期,由于屡次受列强的欺辱,当时的李鸿章等人就计划组建大清水军,当时的奏请也得到了批复,当时组建和维护海军的费用预算应当是一千四百万两白银,但是最后李鸿章拿到手的银子只有六七百万两,剩下的七百多万两白银都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过大寿了。这也令当时刚组建的水军捉襟见肘,水师将领以及士兵们没有办法,只有靠走私谋生路,使的水师军心涣散,没有多少战斗力,在甲午之战中输给了日本。

 北洋水师的失败与慈禧的穷奢享受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慈禧垂帘听政期间,清朝同世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最终使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中。即便在慈禧死后,为慈禧办理丧事就花费了一百多万两白银。可见其奢靡程度之深。汉武帝临终遗言,终于应验在了两千年后的慈禧的身上。

 个人观点:小编认为慈禧的死正是应验了汉武帝所说的子幼母壮,骄奢淫逸这八个字,没有人能够阻挡。当时的咸丰皇帝虽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其没有想到,慈禧会除掉辅政八大臣自己亲政。可能有很多人会为慈禧鸣不平,认为清朝的腐败与慈禧关系不大,大家可以拿清朝的孝庄太后与慈禧太后做对比就知道了。汉武帝临终遗言,终于应验在了两千年后一个女人身上。这个女人就是慈禧。

 

本文标签: 汉武帝汉朝
版权声明:

《汉武帝临终遗言八个字,两千年后应验了》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26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