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后宫秘史 > 慈禧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男子出宫后发誓再不入皇宫

慈禧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男子出宫后发誓再不入皇宫

时间:2022-05-21 10:21:56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慈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据史书上记载,慈禧在17岁时选秀入宫,赐号 “兰贵人”,因此一生钟爱兰花;20岁时得到咸丰帝的宠幸,赐懿嫔,从此在宫中崭露头角。21岁时慈禧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确立在后宫中的显赫地位;26岁时,咸丰帝驾崩,她从此开始守寡;27岁时,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从此爬上大清朝的权力巅峰。

 不过,虽然慈禧大权在握,但很多时候她和大多数平常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尤其是当时的慈禧,正是女人最成熟的年龄,不免内心蠢蠢欲动。据说,慈禧在守寡之后,她为排解寂寞,便爱上了弹琴,也就是拨弄琴弦,寻找心灵上的寄托。当时,北京琉璃厂有个叫张春圃的琴师,以为人弹琴而养家糊口。他为人戆直且朴野,琴技出神入化,口碑极好。据说有当年俞伯牙“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功。慈禧偶尔听身边人说起张春圃的名声,便想见识一下这个人,于是就派人把他召入宫里弹琴。

 据说弹琴的地方是在慈禧寝殿的西厢房,正屋有七大间,慈禧坐在最西边一间,距离西厢房很近。张春圃在宣召时就与太监约好,不能跪着弹,必须坐着才可以弹好,太监一口许诺,所以不让他对着慈禧的面。随后,慈禧命太监搬出了宫中珍藏的八张古琴,张春圃一一试了一遍,通过手感和听音质都不十分满意,这些古琴造型华贵,徒有其表。张春圃便直接告诉慈禧,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好琴,自己没法弹。听完,慈禧没有生气,她反而对身边的太监说:“可将我平日所用的琴取来让他弹。”太监奉命取来给张春圃。

 张春圃一落指,觉得声音十分清越,连声称赞:“好琴好琴。”随后他弹了一首,让慈禧称赞不已。此后,慈禧经常叫张春浦到自己的寝宫里弹琴,每次都给张春浦许多赏赐。就这样,流言蜚语就起来了,说慈禧宠幸了一个琴工。甚至而言,张春浦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时常嘲笑他,说他是以色侍奉慈禧,搞得张春浦面红耳赤,也让他对进宫给慈禧弹琴产生了抗拒。恰恰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张春浦彻底下定决心不再进宫弹琴。据说张春浦有一次进宫弹琴结束后,忽然有几个穿乳母衣服的人携一个十岁左右的幼童过来,衣服极华美。幼童见了琴就用手指玩。张春圃阻止说:“这是老佛爷的东西,动不得。”幼童瞪目看着他。旁边一个妇女即责备张春圃:“你知他是谁,老佛爷事事都依他,你敢拦他,你不打算要脑袋了!”张春圃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孩童就是光绪帝。随后,这个妇女把张春圃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而张春圃却只能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这让张春圃很是受伤。

 要知道这张春圃之前可是被人称之为“为人狷介有志节”,现在却为侍奉权贵,不得不放下自尊和脸面,真是太憋屈。再想想之前的那些流言蜚语,张春圃更觉得不值得。

 于是这天出宫后,他便发誓不再进宫弹琴。此后,每次慈禧叫张春圃入宫,他总是用各种理由拒绝慈禧。最后一次,慈禧还特意命太监传语说:“你好好用心供奉,将来为你纳一官,在内务府差遣,不怕不富贵。”但是,张春圃还是找借口给推辞掉,后来有好友问他:“怎么不继续进宫弹琴呢?”张春圃说道: “此等龌龊富贵,我不羡慕。”再后来,肃亲王听说张春圃的名声,便召他至府邸弹琴,给他月俸三十金,早来晚归。但时期一长,张春圃觉得束缚不自由,欲摆脱却没有好办法。恰好有一天黄昏下雨,肃亲王说:“你别回去了,就住在这里罢。”张春圃不肯,肃王再三挽留,张春圃便故意说:“肆主不知我在此留宿,还以为我嫖娼呢。”肃王大怒,将他驱逐出去,再也没有召他进府,张春圃却欣欣然以为得计。其后张春圃因狷介而贫困死。

 

本文标签: 慈禧清朝
版权声明:

《慈禧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男子出宫后发誓再不入皇宫》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254.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