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帝王野史 > 此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皇帝却纳她入后宫

此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皇帝却纳她入后宫

时间:2022-05-21 10:20:51

 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是皇帝了,掌管着生死大权,天下人的性命都在他的手中,无数的人觊觎着皇位,战争由此而起,女人们虽是男人的附属品,一生不由自己作主,但在她们入宫之时,女子便成为了家族的依仗,家族们都盼望着她们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

    

 但在礼教还并不严格的汉朝,门当户对,家世身份这些不是必须的,皇后的身份来历就是多种多样了,有的出身贫寒,比如卫子夫曾经只是舞女,后来却成为皇后,有的出身贵族,大多数的后妃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而有的则是阴差阳错成为皇后。可惜有些女子一生志在皇后之位,却被人轻易拿了去,不得不说是命运弄人啊!比如汉宣帝刘询的皇后王氏便是如此,无心插柳柳成荫,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的女人,还会成为皇后。

 汉初,王氏祖上因其军事功绩被称为关内侯。这个头衔传给了她的父亲王奉光,王氏在这样的家庭中,衣食无忧,往后嫁个门当户对的,一生平安也就罢了。不幸的是,王奉光是纨绔子弟,守不住家产,将家产全败在了斗鸡上。幸运的是,王氏长得不错,适逢嫁娶的年龄,所以许多人来提亲,挑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当结婚日期临近时,新郎突然病死了。

 这对于一个还未出嫁的女子是多么大的打击,可更大的打击马上就来了,父亲为她又寻下一门亲事,可没想到这位新郎也是在成亲的前几日去世了,往后的三门亲事也是如此。事不过三,这实在是匪夷所思,总的算下来,她的五门亲事都黄了,还未出嫁,新郎都死了,因此周围的人都说她克夫。落下这个名头,她更是嫁不出去了,但王氏也没有着急伤心,她安心打理家事,倒是给自己挣了一个贤惠的好名声。

 王奉光挺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嫁不出去,他日夜担忧着,总算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想让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刘病己娶了他的女儿。

 刘询是在民间长大的,是位落难皇子,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刘询的性格很好,亲身体会过民间疾苦,让他有了体恤之心,对人民的苦难非常同情。听说过王氏的事情后,刘询很同情她,所以在元平元年,他把她带到皇宫,并把她提升为婕妤,此后一直受宠,直到她成为一个皇后,一个幸运的女人。虽然她的婚姻以前很艰难,但等到她的真命天子后,她的命运就会不一般,之前的新郎都压不住她的命格。

 王氏并非是第一任皇后,在她之前有两位皇后去世了。许平君是刘询的发妻,贤惠淑德,但可惜被霍家毒害,后来又立霍成君为皇后,可霍家谋反使得皇后自杀,有着两段不愉快的经历,刘询在挑选新的皇后之时,他只希望不要再闹出风波了,选择了一个低调平庸的女子就可以了。听说王氏五次都没嫁出去,他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应该不会被克死,于是宣她进宫了。

 后来王氏被立为皇后,皇帝还将太子交给她抚养,又将岳父王奉光封为邛成侯,原先是好朋友的两人,成为了岳父和女婿的关系,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刘询还是很信任王家的。

 夫妻二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一开始刘询娶她是因为同情,后来册封她为皇后也只是政治考量,而王氏从头到尾也没有闹幺蛾子,她在自己的位置上本本分分,成为皇后也没有恃宠而骄,将太子抚养长大,自己的家族也在朝中站稳了脚跟。直到汉宣帝去世,她也没有犯错,太子刘奭继位后,对她也很是尊敬。

 汉元帝虽然犯了不少错误,政绩做得不算突出,可他对王氏一族还是很宽容的,看在王氏的养育之恩上,将王氏的兄弟封爵,让她顺风顺水地当着太后。等到汉元帝因病去世后,她成为太皇太后,刘骜继位,刘骜的母亲也姓王,为了区别两人,便将她成为“邛成太后”,这是按照她父亲的封号称呼的。此后她的太皇太后也是当得顺风顺水,直到去世。

 她在后宫中一直是最为尊贵的女人,为后时间长达49年,但这么长的时间中,她从未仗着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做过分的事情,谦逊低调,淡然平和,这也是她能够一直稳坐后位的原因,虽然年轻时的五门亲事不幸,不过度过了这个苦难,她迎来了幸运的一生,相比许多女子来说,她已经足够幸运了,这与她本人的性格和品质也只离不开的。

 

本文标签: 汉朝鸿门宴
版权声明:

《此女成婚五次新郎都暴毙,皇帝却纳她入后宫》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241.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