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

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

时间:2022-05-21 10:17:45

  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乾隆上台后,虽然不喜欢李卫,但又不能太过得罪李卫,只有等他去世之后,下江南看见李卫夫妇的雕塑,下令拆除,以表达心中的不满!

  01

  满汉依旧还是朝中大势之争

  虽然从康熙时代就一直推行满汉一家,但实际上满汉地位却依旧差距过大,汉人在官场上的地位始终比不了满人,特别是那些从关外追随清军入关的满人。

  康熙去世后,留下七位顾明大臣,其中只有张廷玉一个是汉人,其余的不是亲王就是与皇家关系密切的满人。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大力整顿康熙留下的烂摊子,这个时候就不要想什么满汉了,只要有能力、只要皇帝觉得你行,那就有出头之日。

  在到乾隆,雍正留下三个能臣,鄂尔泰、张廷玉、李卫,前两位算是三朝老臣,而且都是在军机处,朝中地位非常之高,如果李卫再次入阁,势必会扭转局势。

  因此,乾隆虽然尊崇李卫,却没有给他最高地位,依旧只是直隶总督,这个位置其实对于乾隆来说最适合。

  李卫对皇家的忠心毋庸置疑,将京籍之地交给李卫,乾隆也放心。

  后来又入朝,监管直隶,始终没有走到最高点。

  02

  发家史真的很不一般

  真实的李卫与影视剧作品中的李卫差别很大,最大的就是出生和背景,至于他做过的事情,基本上算是还原了现实。

  李卫并不是叫花子出生,被雍正收留,真实的李卫家境富裕,只是不喜欢读书,李卫父亲请了好几位老师,都被李卫以各种方式驱逐。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的父亲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就花费巨大代价,为李卫捐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

  李卫入朝之后,就表现出自己能力的一面,虽然不识字,但能力真的很突出,因此受到康熙的赏识,仅一年的时间就成为户部侍郎。

  雍正上台之后,对李卫更加信任,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卫是个能臣,没有派系,最适合自己培养心腹。

  有时候帝王培养心腹也很难,自己宠信的不一定是个能臣,能臣不一定就和帝王一条心,因此得不到帝王的宠信。

  李卫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揣摩帝王心思,那叫一个厉害!

  03

  李卫是能臣,却不功高震主

  雍正首先派李卫到了云南盐道,这一步其实就是考察李卫是否真的有能力,为后续提拔委以重任埋下伏笔。

  果不其然,李卫在云南盐道做得非常好,雍正非常高兴,不到一年就提拔为云南布政使,同时还监管云南盐道。

  上任后,李卫再次将云南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雍正看中的不是李卫的云南治理能力,而是在盐道上的能力。

  一年后就提拔成为浙江巡抚,在浙江扎根不到一年,就提拔为两浙盐政使,开始对江浙地区的盐政进行整治。

  李卫果然不负雍正期待,大刀阔斧,将盐政弊端清理干净,受到雍正夸耀,随后就被提拔为浙江总督。

  李卫用五年的时间,实现一年一个级别,最终成为主政一方的总督,封疆大吏,这怕是没有几个人能有这种能力,更何况李卫还是一个汉臣。

  李卫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从何而来,丝毫不敢逾越,始终是雍正手底下最听话的臣子,虽然没有影视剧作品中那种表现,但也差不多。

  雍正七年提升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为刑部尚书,直隶总督!

  04

  乾隆虽然不喜欢的,但也不敢得罪

  乾隆上台后,雍正留下的四个重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左右了乾隆的思想。

  很长一段时间,乾隆手中权利并不集中,他也发现了张廷玉、鄂尔泰挺好用的,就是两个亲王不怎么和自己一条心。

  所以很快就借助张廷玉和额尔泰将两位亲王排除在外。

  之后,乾隆开始培养自己的心腹,而鄂尔泰和张廷玉虽然是三朝元老,但是影响力太大,常常能够左右乾隆的思想。

  果不其然,不久后,鄂尔泰、张廷玉先后受到打压,张廷玉死后差点没有享受到太庙的待遇。

  李卫就显得看懂了局势,时常触动乾隆的胡须,却从来不会得罪太深,乾隆就算是想找麻烦都没有借口。

  好在乾隆等待的日子不长,乾隆三年,李卫去世,乾隆还是按照父亲的遗志,厚葬李卫,最后在南巡的时候,拆除李卫雕像,以表达心中的不满。

  相比于张廷玉他们,李卫的结局已经很好,就算是乾隆也不敢随便找借口抹杀李卫的功绩,你看看张廷玉和鄂尔泰,死后被乾隆从上到下清理了一个遍。

  05

  总结

  李卫是一个能臣,却能够看懂帝王的心思,总是在雍正最需要的时候,站在雍正前面,成为雍正改革的先锋,所以备受雍正喜欢。

  这样的手下,谁用谁喜欢,而且他做的事情,都是打着皇帝的名号在做,做事的是自己,功绩全是皇帝的,你说功高震主,功劳是皇帝的,你如何污蔑他,皇帝自己都不相信。

  在一个就是对自己严格,不贪不腐、对皇帝忠心耿耿,没有派系,如果你非要给他安排一个派系,那就是皇帝派的。

  这对于帝王来说,非常重要,清朝党争影响到皇子的结局,过度限于党争不是一件好事,再加上李卫主政都是在地方,与朝中大臣牵扯较少。

  乾隆上台,清理三朝元老张廷玉和鄂尔泰的时候,都牵连不到李卫身上,他还时不时触碰一下你的须,可都是国家大事,除此之外,安静得像是没有这个人一样。

本文标签: 古代清朝
版权声明:

《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197.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