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朱元璋养兵不费钱粮 卫所制真的是优越制度吗

朱元璋养兵不费钱粮 卫所制真的是优越制度吗

时间:2022-05-21 10:13:21

  今天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养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66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养兵不费钱粮,是一种划时代的优越制度吗?

  明初的时候,国家六千万人口要养接近两百万大军,这是国家根本不能承担的,朱元璋总结唐代府兵制和宋代厢军制建立了卫所制度,就是将大军三分编为屯军专事生产,七分为战兵,划分土地设立卫所、千户所、百户所。这个制度在明初政治清明、大军善战的基础上优势极为突出,使明军不断北伐蒙古、南征安南、西南讨麗川,西攻帕竹的同时国力还在蒸蒸日上,这不论在汉唐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卫所制度不是落后不堪,而是建立在政府腐败程度上的,看明初完全可以认为卫所制是划时代的优越制度。

  卫所兵由明政府分配住宅、田地、灌溉水渠,鸳鸯战袄、春秋服十年配发一次,历朝百姓衣物甚至有穿子孙三代的。而且卫所系统是不征税的,沿海卫所兵还有贩盐之利。如果政治清明如洪武永乐直至宣德年间,卫所兵的生活水平甚至是历朝最高的。宣德年间卫所兵每月粮一石,有家室者月粮两石,盐两斤,马料十五斤。出征则付行粮二十斤,开拔银五两。按和平年间一石粮六钱银的水平换算,卫所兵一月工资超过一两。英宗朝之后朝政腐朽,卫所田地被侵占、卫所兵被卫所官员招为家奴、财政紧张不再定额配发生活物资的时候,这个制度本身并无不妥。

  在明代中晚期,一直都存在蒙古人杀明人屠村子,烧杀抢掠的现象,也必定会有烧杀抢掠的现象,肯定还是有很多明人要抵抗蒙古人,持有要保卫家园的理想并保卫家园的。应该是有一部分明人倾向蒙古人,有一部分明人还是倾向明代。即使明人帮蒙古人开垦农田,所谓的良田千顷,但蒙古人所需要的各种物品还是不够的。

  卫所和民户是两个系统,民户由布政使管辖,卫所由都司管辖。卫所兵自产自销,国家分配卫所兵土地、房产,建立灌溉,卫所兵属于屯军,出产是要上交卫城进行再分配的,同时卫城也负责配发武器、鸳鸯袄、折色等士兵生存物资。

  明代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进攻从未停止,从常遇春徐达蓝玉,前后近四十年跨度,明代在一线战场进行远征的活跃部队就没有低于十万,注意这可不是卫戍,是为了收复国土的远征军,万人参与的会战平均一年十次以上,最夸张的漠北之战是徐李三路十五万长征,兵员征集不靠卫所还能怎么办?朱元璋是算到了对蒙元作战必会持续数代人,卫所制度哪怕有问题也能保证长期兵员供应。

  卫所制度崩塌是因为这种制度太过于理想化了,卫所兵逐渐沦为卫所官的私人奴隶,并且因为除籍困难,所以逃兵越来越多,和朱元璋的剥削没有什么关系,别什么都往帝王头上扣。而且古时候政府基本全靠税收,朱元璋本意是想“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但是这种制度对于大军质量没什么保证,兵士天天种地不练兵,再加上长官剥削,就导致卫所越来越烂。

  兵农合一是一种符合战时的做法,洪武永乐两朝基本上征战是一直存在的,正是卫所制度保证了兵员重组,并且短时间内质量不会有太大下降。建州女真也是这种制度,或许说正是他们人少才符合这种兵制。兵农合一每次都是崩溃于土地兼并,不过这些一般都是王朝中期。不能忽视洪武永乐时期这种制度的功劳,北魏、唐、建州女真崛起也都是依靠这种模式。兵农合一这种制度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种制度对于王朝的崛起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

本文标签: 朱元璋明朝
版权声明:

《朱元璋养兵不费钱粮 卫所制真的是优越制度吗》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ishi/23090.html

热门历史人物

  • 邵循正

    邵循正

    邵循正(1909~1972),中国历史学家。字心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909年11月21日,卒于1972年4月27日。1934年初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从汉学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学习古波斯文。1936年由法回国,被聘

  • 杜佑

    杜佑

    杜佑(735~812年),中国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佑以门资入仕,历任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等,又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后出为岭南、淮南节度使。在淮南期间,开雷陂以广灌溉

  • 韩儒林

    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赴欧洲留学,1936年回国后,在燕

  • 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汉语拼音:Xiao Yishan,1902~1978),中国历史学家。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生于1902年5月7日,卒于1978年7月4日。19岁考入北京大学,受学于梁启超。两年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两册,后续成中

  • 向达

    向达

    向达(汉语拼音:Xiang Da,1900~1966),中国历史学家。字觉明,笔名方回,有时署佛陀耶舍。湖南溆浦人。土家族。卒于1966年11月24日。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 。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

  • 李剑农

    李剑农

    李剑农(汉语拼音:lǐ jiàn nóng),(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号德生。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英留学。1916年夏回国。1919年8月起,受聘担任汉口明德

  • 范文澜

    范文澜

    范文澜(1893~1969)(汉语拼音:Fan wen lan),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初字芸台,改字仲沄。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城(今绍兴市)。191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1918~1938年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10余所学校任教。授课之余,勤奋著

  • 王仲荦

    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45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8年任山东大